德軍閃擊卓有成效,差點滅亡蘇聯,最後為何被擊敗?

時間 2025-07-15 04:00:16

1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因為蘇聯依靠英美組建了一支強大的隊伍,而且石油資源很豐富,所以德軍才會失去優勢。

2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蘇聯的縱深太長,而且當時蘇聯的氣候十分惡劣,德軍沒有預料到。

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橫掃西歐國家後,要立馬閃擊蘇聯呢?

3樓:烏龜的狗

為當時蘇聯要實行擴張政策這樣的乙個策略是惹怒了希特拉。它是把德國逼到牆角下,所以德國是想要侵略蘇聯,因為德國感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威脅,以及在德國快要勝利的時候,蘇聯突然加入導致德國的戰爭勝利果實被分走了一部分。

因為當時德國是想要進攻波蘭的,波蘭也向他的盟友求助了,但是英國和法國庫或許是沒有能力去派兵援助,所以那時候的波蘭是非常慘的,就在德國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的時候,蘇聯出軍的波蘭他也不是去援助波蘭對抗德國,而是想要去分一杯羹,所以那時候蘇聯是侵佔了一大塊的波蘭領地,並且把它歸入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里面。

因為德國一旦入侵波蘭,就會使得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受到威脅的,而蘇聯也不能讓法西斯去侵佔這一些地區,所以,從這一件事情來看,就是德國和蘇聯關係的乙個轉折點。由合作變成了有隔閡。之前德國和蘇聯是有簽訂說的友好互不侵犯條約的,所以是免去的德國希近的一些憂慮。

但是蘇聯卻趁著德國忙著跟別的國家去打仗的時候,就偷偷的佔領了一些地方,併入了蘇聯的版圖。所以這樣其實是一直讓德國很不爽的。

德國去進攻蘇聯最主要是因為有資源的問題。因為那時候中東地區的石油是控制在英國人的手裡的,中東石油是沒有辦法到達德國的。如果蘇聯一直在擴張,那麼他就會對德國的石油**造成的乙個威脅。

所以這樣其實是在侵犯了德國的核心利益,德國才會在橫掃西歐國家之後立刻去打擊蘇聯,因為對這些事情要趁著士氣高漲的時候去做比較好。

4樓:心靜如水

二戰時期。希特拉的德國。非常強大。野心勃勃。他是要佔領全世界。

西歐那些小國。不在他的話下。他是要掃除障礙。

所以立馬就對準蘇聯。開始了進攻。真沒想到。他還真是沒有攻下來。從這裡就栽下去了。粉身碎骨!

5樓:吳勝旗

對於德國來說,自己在歐洲大陸只有兩個對手,乙個是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另乙個則是蘇聯,英國是乙個島國,對德國稱霸歐洲大陸沒有直接的牽涉,而蘇聯則不一樣,蘇聯與德國接壤,所以說納粹德國要想征服歐洲,必須先要征服蘇聯。

6樓:冀新楣

要立馬閃擊蘇聯呢?因為蘇聯,也是歐洲的大國。強國是他最大的障礙。所以他要,立馬閃擊蘇聯。

7樓:藍拓愛女

因為德國與蘇聯必有一戰,以雙方的作戰資源看,德國強在閃電戰戰術。德國閃電戰戰術發揮的好,可能會贏,如果發揮不出來,就會輸。

8樓:網友

石油,需要石油 ,裝甲叢集坦克飛機,德國的工業生產,包括整個閃電戰沒有石油是不行的,雖然佔領可西歐幾個國家,但是都沒有石油產量高的,德國想要自己戰爭執行下去包括本土的工業,每年需要三千萬噸的石油,如果達不到滿足德軍的戰鬥力會逐漸的萎縮,德國自己的煤化油技術能每年產量五百萬噸,從羅馬尼亞進口五百萬噸,從美國和委內瑞拉還有其他幾個國家進口勉強能達到五百萬噸,和英國開戰以後美國對出口德國 的石油減少根本達不到五百萬噸 這才一千多萬噸,蘇聯的高加索油田每年產量一千萬噸 拿下蘇聯的石油 勉強夠用 這樣德軍的戰鬥力才能維持下去,各方現場的德軍才能得到回血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9樓:十里長廊

因為德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而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立場不同,而且蘇聯是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反法西斯的國家當中又屬於蘇聯實力較強,會威脅到德國的侵略擴張。

10樓:毓秋梵玉

我還希望德國把蘇聯打敗站領蘇聯的。

閃擊8值不值得買?戰艦世界閃擊戰值得保留的船

閃擊8個人推薦閃擊8,雖然品牌比不上耐克,但是這款鞋的做工以及腳感完全比杜蘭特還要好 摘要 李寧閃擊8和kd14那個更值得入手 提問 戰艦世界閃擊戰值得保留的船 美戰 8北卡。德戰 8俾斯麥。日戰 5,6,7,分別是金剛,扶桑,長門。法戰 8加斯科涅。畢業船的話10級各系統全保留。戰艦世界閃擊戰 是...

卓有成就怎麼造句

惲海冬 卓有成就拼音zhu y u ch ng xi o,形容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辦事方式很有效果。譯文 如果巡查察訪能說服人有突出的效果,一縣的長官會準備豪禮親自去家裡拜訪。1 李明用這個方案整治班上的紀律卓有成就。2 面對茫茫無盡的宇宙,人類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卓有成就的探索。3 ...

霍光和董卓有什麼差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董卓和霍光都廢立皇帝,為何一個備受推崇一個遺臭萬年?那要看廢立皇帝的動機是什麼。歷代都有史官。一般來說史官的使命就是比較客觀真實地記述歷史。霍光與董卓同在漢代。但霍光所處的年代是漢代上升的階段,那會兒國家變得越來越富強,老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