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湯簡介,地骨皮簡介,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時間 2025-07-25 12:00:07

地骨皮簡介,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樓:校易搜全知道

地骨皮為茄科落葉灌木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根皮。

分佈於我國南北各地。

初春或秋後採挖,剝取根皮,曬乾,切段入藥。

下面我們瞭解一下地骨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一、地骨皮的藥用功效中醫理論認為,地骨皮性寒,味苦,主要功效是:清退虛熱,清熱解暑;涼血止血。

本品苦寒芳香,苦寒清熱,芳香發散,能使陰分伏熱外透而出。

故不論溫病後期熱伏陰分之發沒差熱不退、夜熱早涼,或陰虛潮熱、骨蒸盜汗,皆為常用藥。

1、地骨皮治陰虛發熱的功效常配伍銀柴胡、知母等同用,治陰虛內熱,心煩盜汗等症。

可配伍浮小麥,地骨皮入血分,善清虛熱,偏治有汗之骨蒸勞熱;浮小麥善清心經虛熱而止汗。

兩藥合用,心腎並補,養納察寬陰斂汗。

對陰血不足所致的骨蒸發熱、心煩盜汗有很好療效。

配伍青蒿,地骨皮甘寒清降,涼血退熱;青蒿苦寒芳香,善清陰分伏熱,引邪外透。

兩藥相合既清且透,退熱除蒸,療效卓著。

常用於溫病後期低熱洞亮不遲以及陰虛潮熱骨蒸等症。

2、地骨皮治血熱出血的功效可單味用,或配伍丹皮,兩藥皆有涼血退熱之功。

丹皮兼能活血散瘀地骨皮又能涼血止血。

兩藥相合,一動一靜,既清且散,對熱伏血分、陰分所致的低熱不退、潮熱骨蒸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又因兩藥相合,有涼血止血之功,故亦可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衄、便血、尿血等症。

3、可用於腎虛火浮所致的牙痛多配伍骨碎補,地骨皮清熱涼血,瀉腎火,祛伏熱;骨碎補補腎止痛,降浮火,強筋骨。

兩藥甘寒與苦溫並用,平調寒熱,補瀉兼施,相輔相成,共奏補腎消熱止病之功。

二、地骨皮的用法、用量與禁忌1、用法:915g,水煎服,不宜久煎,大劑量可用至40g。

2、用藥注意:外感風寒發熱或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地骨皮有哪些養生功效

2樓:淵源

中醫認為,地骨皮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有效。

三高」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同時也就代表著在人的身體上會經常病發的常見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對於「三高」的控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乾燥根皮。性味:甘,寒。

歸肺、肝、腎經。功能涼血,退虛熱,瀉肺火。適用於陰虛潮熱,盜汗,骨蒸;肺熱咳嗽;血熱妄行的出血證。

從而有了地骨皮對三高有效的觀點。

神農本草經》記載:「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痺。」因此,古籍也記載和證實了地骨皮可治消渴病(糖尿病)。

地骨皮的主要成分為:含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甜菜鹼,尚分離到b一谷甾醇、亞油酸及地骨皮甲素等。正是這些有效的成分可降低「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

降血糖過程主要是對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有促進作用。

現代藥理學也證實,其煎劑口服可使血糖降低,並呈現降低血脂作用。還能降低血壓、減慢心律,大劑量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現代中醫臨床也廣泛的應用地骨皮**糖尿病,如用地骨皮50g,水煎代茶頻飲,有一定的降糖及降脂效果;如將地骨皮製成4%濃度的水煎液,適當加點白糖,對降血壓也有較好的療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骨皮茶降糖降壓降脂雖好,但對於外感風寒、脾胃虛寒、便溏、慢性胃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要慎用。

地骨皮的作用

3樓:網友

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

附註同屬植物寧夏枸杞l. barbarum l.的根皮,亦作地骨皮用。

中草藥名方:地骨皮湯的功效與作用

4樓:健康小馬甲

地骨皮湯。**】《雜病源流犀燭》卷九。

組成】生地麥冬黃耆山藥五味宴友敬態手地骨皮淡竹葉。

用法晌稿槐】水煎服。

主治】心經虛熱,小便短赤,莖中疼痛,尿道口時有膿樣分泌物,淋瀝不斷。

地骨皮的分泌組織是什麼,植物的分泌組織是什麼,有哪些,據說有排出廢物作用

地骨皮,於茄科植物的根皮,你知道地骨皮跟哪種中藥一個是果實,一個是根嗎?地骨皮,還有一個名字叫杞根,它和枸杞子是一棵樹上不同的部位,中醫藥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中藥認為,一般同一棵植物上,果實主收藏,根主生髮,枸杞子陰中含陽,地骨皮甘寒滋陰。相對於補益作用明顯的枸杞子來說,地骨皮性味甘寒,歸肺,肝,腎...

知母湯簡介,知母解肌湯簡介

知母解肌湯簡介 拼音 外納搭臺 卷四引 古今錄驗 方名組成主治知母解肌湯的用法用量。加減製備方法。附 古籍中的知母解肌湯。zh m ji j t ng 知母解肌湯。麻黃兩 去節 知母兩,葛根兩,石膏兩,甘草兩 炙 溫熱病,頭痛 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 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 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 ...

列子湯問200字的簡介,《列子湯問》作者是誰

內容簡介。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榮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淺陋常識,消除種種流於表象的鉅細 修短 同異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湯與夏革的對話,暢談時空的無極無盡,並且難能可貴地表達了 天地亦物 的宇宙觀 再通過大禹和夏革的兩段言論,說明自然界的生息變幻以及人世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