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時間 2021-08-30 09:49:26

1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試驗觀察,噬菌體的生理特性,是 侵染 寄主細胞,注入dna,用寄主細胞的營養合成,複製dna 產生系統來實現其自身的生長和增殖。一旦離開了宿主細胞,噬菌體既不能生長,也不能複製。

是先發現噬菌體 的特性,再進行,寄主試驗的這個試驗只能證明 dna 是某種遺傳物質

反問,如果某種細菌 遺傳物質是rna,同樣能像噬菌體那樣,能說明他是“主要”遺傳物質嗎?

(我都忘記很多了,高三知識,讀大4了忘記很多了)最好 問下老師,學生物,熟悉生物課本很重要,千變萬化不離其中!!

2樓:甲幼旋

因為噬菌體可以直接把dna注入細菌內,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這樣的話就沒有蛋白質的干擾因素了

而當時恰好就是蛋白質和dna的爭論很大,有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提純dna

所以說噬菌體是個好材料呀~~

3樓:無翅孤獨鳥

因為在侵染細菌中只有dnna注入細菌體內,蛋白質外殼留在體外.噬菌體dna在細菌內複製,合成.裝配.最後釋放出新噬菌體

4樓:匿名使用者

該實驗將dna與蛋白質分離,單獨地觀察dna與蛋白質的作用。子代dna中有放射性,說明子代dna由親代dna傳遞而來,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大腸桿菌體內只發現了被標記的dna而沒有蛋白質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為什麼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體內轉化實驗是因為dna

6樓:淦盈

因為噬菌體的外殼是蛋白質構成,頭部含有dna。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是做了兩組對比的。①組是被35s標記的噬菌體(即蛋白質外殼具有放射性),②組是被32p標記的噬菌體(即dna具有放射性)。

因為大腸桿菌比噬菌體重,所以攪拌離心後上清液是噬菌體,沉澱物是被感染的大腸桿菌。

①這組實驗結果是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澱物放射性低。(即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留在上清液中)

②這組實驗結果是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澱物放射性高。(即噬菌體的dna在沉澱物中)

讓大腸桿菌裂解觀察新形成的噬菌體①組沒檢測出含35s(即新形成的噬菌體沒有原噬菌體放射性的蛋白質外殼);②組檢測出含32p(即新形成的噬菌體含有原噬菌體放射性的dna)。

假設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的話,在①組實驗中應該會檢測出新形成的噬菌體含有放射性的蛋白質外殼,但實際中並沒檢測到,再通過②組實驗就能說明噬菌體在侵染大腸桿菌時,蛋白質外殼留在大腸桿菌外部,是dna侵入大腸桿菌體內大量增殖的,所以dna才是遺傳物質。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用提純的方法,所以還是會有不純的;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跟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不同的是,它利用了噬菌體的結構特點就能避免掉提純純度的問題。

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沒幫助到你= =,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為什麼蛋白質在上清液,DNA會i沉澱

同位素標記p32的dna進入了細菌的細胞內,而未標記的蛋白質衣殼則留在了外面。離心的時候比重大的菌體沉澱在離心管底部,比重小的蛋白質衣殼留在了上清液裡。而菌體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dna,所以就會顯示dna沉澱的現象。希望採納 這要明白噬菌體的增殖過程。吸附 注入 合成 組裝 釋放。在這個實驗中有兩...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5S標記時,怎樣理解離心後沉澱物放射

lichenyun 126 治學嚴謹,佩服 永遠學習!我要說的問題是 35s標記時沉澱物中有放射性,不也可以認為噬菌體的蛋白質也進入了大腸桿菌體內嗎?即不能說明教材中 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表明 蛋白質外殼仍保留在細菌細胞的外面。儘管教材補充說明了 進一步研究發現 並且在這些噬菌體中,不能檢測到35s標...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與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遺傳物質的區別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了遺傳dna是遺傳物質,但由於含有蛋白質,不能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噬菌體侵染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肺炎雙球菌實驗證明有遺傳因子,噬菌體侵染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是沒有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前面是遺傳因子後面是dna 格里菲斯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