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論語,研究性學習,孔子的言行在當今是否有意義

時間 2021-08-30 10:21:30

1樓:ugreen綠聯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

「不知也。」又問。子曰: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

「忠矣!」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違之,至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

「未知。焉得仁?」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不能學也。」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思,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興於仁,故舊不遺,**不偷。」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仞乎?」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問知。子曰:「知人。

」樊遲不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推,見子夏曰:

「向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

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子貢問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

「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併為仁矣。」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

寬則得眾,信**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2樓:匿名使用者

仁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論語提到最多的字就是——「仁」。孔子很早就教導學生們要懂得仁愛。

可是一天宰我問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訴他:『井裡掉下一位仁人啦。

』他是不是會跟著下去呢?」孔子道:「為什麼你要這樣做呢?

君子可以叫他遠遠走開不再回來,卻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騙他,卻不可愚弄他。」可見,孔子所說的『仁』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到的。有的時候不要盲目地去——『仁』,但是該去做的時候不可猶豫。

論語中還有很多提到——『仁』這個字的。比如說在論語中里仁第四中的第五條孔子所說的那樣——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是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氣力於仁矣乎?

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

孔子說:『我不曾見到過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沒有的了;厭惡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東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誰能在某一天使用它的力量於仁德呢?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大概這樣人還是有的,我不曾見到罷了。

孔子生活在的春秋,有很少懂仁德的人。在孔子生活在的春秋還有一位聖人也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那就是——老子。在孔子生活的時代,有這樣的兩位聖賢,恐怕也只有這兩位聖賢,孔子的學生和少數人懂得禮儀,仁德了。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去了齊國,見到齊景公對待百姓殘暴不仁,真是苛政猛於虎。孔子許多次可以當上很多官職,但是就是被那個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陽虎(又名陽貨)在背後說孔子壞話,使這些要封孔子做官的君臣們懷疑孔子,然後就罷去了孔子的官職。

孔子這一生都是坎坎坷坷的,但是孔子時時刻刻都在做好事,做善事,教導人們要懂得「仁」。仁有很多種。有仁愛,仁慈……孔子把這些仁愛,仁慈時時刻刻都放在自己的欣賞。

難道這種的優良品質不該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嗎?

『仁』這個偉大的字眼,我希望每個人都去做到,難道不應該嗎?

高中作文 《論語》研究性學習材料,議**800字

求關於孔子《論語》(節選)研讀的研究性學習報告要求1000字以上..不要太深奧了。。適合高中生的水平 5

3樓:似俊彥

研究性學習,孔子的言行在當今是否有意義

4樓:

儒學的根本發源於人性的學問,人性無論古代現代都是相同的,所以對當代乃至將來永遠有著指導意義。

研究性學習報告,研究性學習報告怎麼寫 寫什麼?

教育科學研究 按照下面的格式寫出來就可以了。不過格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的研究過程記錄和結果。1 題目 研究性學習報告怎麼寫 在網上找一份研究性學習報告樣本對照著寫 研究性學習報告怎麼寫? 研究性報告的步驟和內容 一 題目 1 題目的內容 型別 定位 作用 2 寫作要求 研究性學習報告格式 go隨...

研究性學習報告格式,研究性學習報告怎麼寫 寫什麼?

公文寫作方法概述 計劃 1.概述 計劃是機關 團體 企事業單位對一定時期的工作預先作出安排時使用的一種公文,計劃主要用於對未來 的工作任務預先擬定目標,設想步驟 方法等,做到事先心中有數,減少盲目性。計劃根據內容分,有生產計劃 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 財務計劃 學習計劃 科研計劃等 還有年度計劃 季度計...

有關歷史的研究性學習,有關歷史的研究性學習 25

我很早以前,就想寫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一則我認為政治乃文化體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國,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負,一向著重修齊治平。1 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絕不該忽略中國傳統政治。辛亥前後,由於革命宣傳,把秦以後政治傳統,用 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於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文化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