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舉制度有發生什麼變化

時間 2021-09-05 22:14:55

1樓:易客

形式上更規範化制度化.

考試內容是四書五經,文體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觀點必須遵循朱熹《四書集註》的觀點,不能有自己的見解.

影響上的變化,「八股取士」雖然加強了君權但禁錮了人們思想,使讀書人脫離現實,缺乏實際能力,阻礙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其一,完全實現了科舉與空前完備的官辦學校教育的緊密有機結合。儘管科舉與學校結合的趨向,早在科舉制確立和發展之初的唐代就已出現,如**各學的生徒成為科舉考生的主要**之一,就是其具體表現。宋代以後這種趨向仍不斷髮展。

但自唐至元,在科舉與學校關係日趨密切的同時,又始終存在著科舉與學校的矛盾,表現為時而重科舉,時而重學校,宋徽宗甚至還一度取消科舉,而完全以學校考選取代之。只是到了明代,科舉與學校才真正牢固而有機的結合起來。具體表現在三點上:

一是科舉成為官辦教育的軸心和導向,無論是國子監,還是府州縣學教育,都完全以科舉為導向;特別是洪武二十六年制定的府州縣學教官考核法,專以科舉成績和通《經》與否作為考核教官稱職與否的依據,更在制度層面上把府州縣學教育完全納入以科舉為中心的軌道。二是官辦教育成為科舉廣闊而堅實的基礎,不僅其教學內容完全以科舉考試科目為中心,而且科舉考生也以學校生員為主體,明後期甚至幾乎完全**於學校,從而,使科舉考試真正成為以學校教育為基礎的考試;這就為統一考試內容、文體形式和考生的知識結構、思想素養等提供了前提條件;不僅有利於考試製度本身的發展和完善,而且對於朝廷加強對天下士子乃至全社會的思想控制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官辦教育成為科舉的重要補充,表現為學校不僅成為科舉落第者的收容站,而且學校功名及其入仕途徑成為科舉功名的重要補充;從而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進一步增強了科舉與學校的互補性、適應性、吸引力和控制力。

其二,形成了五級考試體系。在宋、元科舉**考試的基礎上,明代又形成了五級考試體系。首先表現在增加了「科考」,即正統九年奏準,在鄉試之下增加由各省、直提學官主持的「科考」,作為科舉的最低一級考試:

規定除「在京吏員、承差人等」由所在衙門保勘和禮部考送外,各省、直的應試生儒,只有科考中式,方能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其次表現在自永樂二年開始增加了在殿試之後從

二、三甲進士中選拔庶吉士的考試,以培養和儲備高階人才故明代科舉的考試層級應為科考、鄉試、會試、殿試和庶吉士考試五級制。這不僅進一步提高了科舉考試的難度和規範程度,而且為提高選才質量提供了條件;成為明代對科舉制度的重要發展之一。

長期以來,一種流行觀點認為,「童生考試」是明代科舉的最低一級考試。但實際上,它只是決定童生也即未入儒學的士人能否成為府、州、縣學生員的考試,與科舉考試雖有一定聯絡,但並無直接關係,因它並不是參加科舉必經的一級考試。自明初至明末,各省、直都有許多未入儒學的士人以「儒士」身份參加鄉試的例子,而他們之所以具有參加鄉試的資格,就是因為參加科考中式,而非童生考試中式;對此,《明史·選舉志一》也有如下記載:

「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當大比之年,間收一二異敏,三場並通者,俾與諸生一體入場,謂之充場儒士。」其中「三場並通者」,也即科考中式者。所以,只有「科考」才是決定生員和社會上的「儒士」能否獲得參加鄉試資格的考試,是科舉考試體系中的最低一級考試。

因五級考試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主要表現在「層級選拔」上,即下一級考試成為上一級考試的前提和基礎,故稱之為「考試體系」。五級中,有兩級屬於為上一級考試舉行的確認應試資格的考試,這就是確認參加鄉試資格的「科考」和確定參加殿試資格並實際上決定能否獲得進士頭銜的會試,其它**,即鄉試、殿試和庶吉士考試都是確定功名的考試,中式者分別獲得舉人和

一、二、三甲進士及庶吉士的頭銜。

其三,形成了空前完備的功名體系。在健全的科舉層級考試體系和官辦教育體系基礎上,明代形成了由狀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進士、三甲進士、舉人、監生、歲貢和生員等科舉和學校功名構成的層級功名體系。考中舉人尤其是進士以上的科舉功名固然是每個士子所豔羨的目標;但考不上也不是沒了出路,還有監生以下的學校功名供其競取。

每級功名都與一定的資格、社會地位和待遇相聯絡。其中,進士以上的功名仕途最為優越;舉人、監生也都有選官資格;歲貢只要通過由翰林院主持的「廷試」,既可獲得監生身份入監肄業,又可直接充選府、州、縣學教官;最低等的生員,雖不能直接選官,但所著服裝等級已在平民百姓之上,且能享有「除本身外,戶內優免二丁差徭」的優待。由上可知,明代功名之多樣、層次之合理、體系之完備、待遇之優厚,都是前代不能企及的,不僅顯著擴充套件了科舉和學校的包容性和適應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吸引力。

其四,科目的高度單一和考試的高度統一。「科目單一」是指沿宋、元之舊,明代科舉取士只設進士一科。「考試統一」是指各省直鄉試與會試在考試的場數、內容、出題及答題依據等方面都完全統一。

如考試場數,鄉、會試皆為三場。又如考試內容,鄉、會試皆為「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經》義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許各減一道。……第二場,試論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語五條,詔、誥、章、表內科一道。

……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未能者,許減其二;俱三百字以上」。第一場的出題與答題依據,皆為「《四書》義主《朱子集註》;經義《詩》主《朱子集傳》,《易》主程朱《傳》、《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春秋》主左氏、公羊、榖樑、胡氏、張洽《傳》,《禮記》主古註疏」。永樂後又規定統一以《四書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為宗。

成化後,《經》、《書》義考試的答卷文體也空前統—,考生一律要用「八股」文體答題。科目的高度單一與考試的高度統一,是唐宋以來科舉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不僅是出於人們所熟知的適應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出自考試製度本身追求客觀公正的內在要求。這一局面的形成,既為統一閱卷標準、減少作弊進而提高考試錄取的公平性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科舉取士走向了僵化。

其五,防範和懲治作弊的制度達到了空前嚴備的程度。如為防範作弊,而實行了考官迴避制度,鎖院及內、外簾官隔離制度,考生入場搜檢制度,巡綽監考制度,考卷彌封、謄錄和對讀制度,使用異色筆答卷、謄錄和閱卷制度,考官會審落卷制度,填榜前提調、考官和監臨官共同核對朱、墨卷制度;鄉試後解送和複查中式考卷制度;總之,對可能出現作弊的每一個環節都制定了相應的防範措施,可謂周嚴細密。至於懲治作弊,也遠比前代嚴厲。

如考生作弊,前代一般處以「罰科」,即取消其參加下科或下幾科考試的資格;明代自嘉靖後,則例處「枷號」,即身負重枷「於禮部前」示眾一月,然後發為民;萬曆後,又定為「重枷三個月,發極邊煙瘴地方充軍」。**作弊,不論職位高低皆嚴懲不貸,甚至涉嫌作弊者也處以罷官。如弘治禮部侍郎程敏政、嘉靖閣臣翟鑾就皆因涉嫌科場作弊而罷官。

上述措施基本保證了明代科舉在規範有序的軌道上進行和客觀公正原則的實現。誠如萬曆進士謝肇淛所說:「二百年來,法度之至公至慎者,獨此一途耳!

」其六,取士地域的廣泛性空前增強,並得到制度的切實保證。主要表現為宣德後實行各省直鄉試按定額錄取和會試分南、北、中卷按比例錄取制度;而無論確定各省直解額,還是劃分南、北、中各卷的錄取比例,都始終貫徹了在主要依據各地科舉實力的前提下,對邊遠落後地區給予充分照顧的原則。如陝西、雲南、四川、廣西四省的解額,與內地省份特別是與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差距,要遠遠小於二者在科舉實力上的差距。

而按南、北、中卷地區錄取比例分別為55%、35%和10%的規定,可知北卷、中卷地區比洪武、永樂間的實際錄取比例都提高了近一倍的幅度;南卷地區的錄取比例,則下降了二十一個百分點。所選庶吉士也是廣泛**於全國各個省、直。這既保證了各地區享有政治資源的相對平衡,又優化了**隊伍和統治集團成員的地域組合,不僅有利於實現各地人才素質特點的互補,而且對鞏固統

一、增強全國尤其是邊遠地區對朝廷的凝聚力和促進文化教育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七,建立了進士觀政制度,對於新進士歷練和熟悉政事以及提高其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此,顏廣文《明代觀政進士制度考略》有詳述,此不重複。

其八,明中葉後形成了**和地方要職幾乎全部由進士佔據,及「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的局面。科舉功名成為決定士人地位和朝廷政治資源分配的主要因素。弘治四年,禮科給事中王綸所言:

我朝科舉之法最為盡善,「取之有序,進之有等」。就反映了明代科舉功名等級與任官等級完全對應的特點。這既是明代科舉發展到鼎盛階段的產物,同時也在銓選中把形式公平原則貫徹到當時所能及的最高水平。

2樓:為我心飛揚

明朝開始科舉只考八股文,限定了答題模式,僵化了人的思想.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

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

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

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製度本身引向絕路.

明末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

「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3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應試文仿宋「經義」。成化年間,經多名大臣提倡,逐漸形成比較嚴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了。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如《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如《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

若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是為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人相傳謂之八股。長題則不拘此,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

」所以八股文讓很多人讀死書,思想沒有那麼開闊了,實際中國的思想,文化,科技,等是從宋朝開始斷代。

中國科舉制度,清代科舉制度

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隋朝結束南北朝分立的狀態,統一全國之後,為了改變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壟斷官職的局面,開始從平民百姓中選取 也就是科舉制度。經過唐朝 宋朝的發展到明朝出現八股文,延續至清朝。科舉制,又稱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

科舉制度有什麼影響,科舉制度有哪些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唐代實行科舉制度,對教育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由於選才與育才的標準和要求一致起來,科舉制度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第一,因為通過科舉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都強烈要求進學讀書。隋唐以前學校畢業的士人可以做官,隋唐以後學校畢業的士人必須經過科舉的選拔,才能取得受吏部考試的資格,經吏部考試合格後...

唐朝的科舉制度,詳細的唐朝科舉制度

較為先進! 秋聖嵐 唐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時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