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廢除了唐太宗的哪個制度

時間 2021-09-11 22:31:27

1樓:雪雅星箜

忽必烈廢除了唐太宗的:三省制度。

三省制度:

肇始於隋,完善於唐,宋遼沿用。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起草詔書、稽核詔書和執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個人專斷的作用。

元朝的**制度:

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命百官“議立三省、定內外官”,經過爭議決定實行一省制,而廢除唐宋以來的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並立制,只設一箇中書省。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機關,中書省的長官行宰相職權,元代中書省是一個權力日重,“外取信於行省,內責成於六部”的中樞機構。它標誌著集權政治的高度強化。

它適應了元朝長期統治不穩固的局面。六部為中書省的一個下屬機構,形成了一省六部制。各部的組織和職能與前代基本相同。

元朝還在**設立樞密院掌管軍事,並以中書省掌制樞密院。另外在元朝的**設立御史臺和宣政院。御史臺負責監察,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地區。

元朝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宣政院機構的建立,使元朝能對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大一統封建國家實行強有力的管轄,對明清時期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元朝創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來郡縣制度的發展,也是我國歷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僅加強了元朝的**統治,鞏固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而且對明清以及後來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區域劃分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元代後,“行省”這個名稱一直沿用下來。

明代雖然改省為布政使司,但是在口語中仍然如此稱呼。元代的行省劃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國的行省規模和行政區域的劃分。

2樓:英文風暴

他倆之間都隔代幾百年了,唐代宗制定的規則到宋朝都廢得差不多了,這中間根本不是連在一起的,好嘛!

3樓:

唐朝的宰相制度被廢除了 吧

秦始皇 唐太宗 元世祖在我國曆史發展程序中所起的共同做用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秦皇實現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為以後歷代一統王朝帝國建立架構和民族精神;

唐太宗降服北疆突厥、吐谷渾等少數民族,促進民族融合;

忽必烈用征戰的辦法促進民族融合喝東西南北民族文化交融共同作用是:都使原先割據的地方勢力重新統一起來,促進民族融合。

5樓:匿名使用者

都使原先割據的地方勢力重新統一起來,促進民族融合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真正答案: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穩固和發展

7樓:業珈藍賜

推動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吧

8樓:匿名使用者

讓人懂得一個道理 的民者的天下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正式在東方形成;2、國家進入了封建制社會,皇權制度確立;3、確立了統一的文字、度量衡、法律、制度;4、北築長城、南征交趾,持續2000多年的軍事戰略確立。

唐太宗:1、繼承、完善和確立了科舉制度;2、西域成為中國的固有領土;3、確立了省部制,加強了**集權;4、租庸調製確立了以人為單位的稅收制度。

元世祖:1、強制的民族融合;2、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北方遊牧民族和國家大一統;3、開創了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華民族的歷史;4、科技、經濟、文化最少退化100年,漢族人口十不存一;5、對外軍事戰爭的最大勝利。

唐太宗和元世祖為什麼要崇本抑末

10樓:月宮桂子

除了宋朝和戰國時代的魏國,其他朝代都是重農抑商的。

深層原因是科技落後,農業生產技術低下,缺乏國際**。

而宋朝是古代中國科技經濟文化政治發展的最高峰。

1、農業生產技術高,產量穩定,糧食自給能力高。

2、宋朝開展大規模的遠洋**,出現了糧食進出口**。

3、宋朝建立的一整套婚姻倫理制度。可以保持人口的穩定,從而擺脫了人口失控破壞經濟的怪圈。自宋朝以後,中國人口開始穩步增長,不再和經濟失調。

4、宋朝政治開明,朝廷**都多才多藝,思維活躍。

5、宋朝的經濟政策是藏富於民。

唐太宗虛心納諫,有關唐太宗善於納諫的事例

他深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明君兼聽,昏君偏信。這是大臣魏徵跟他講的。有一次,太宗虛心地問魏徵,明君和昏君怎樣才能區分開?魏徵鄭重地答道,國君之所以聖明,是因為他能廣泛地聽取不同的意見 國君之所以昏庸,是因為他偏聽偏信。說完這句話之後,他又舉了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加以論證。他說,古代堯 舜是聖君,...

唐太宗納諫的故事,有關唐太宗善於納諫的事例

永遠的曼巴 魏徵直言進諫 長樂公主李麗質因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對她特別鍾愛,將她許配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貞觀六年 舊唐書魏徵傳為貞觀五年 開始準備嫁妝,唐李世民對眾臣說 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 大臣紛紛表示 陛下所愛,欲少加之 於是進言請求雙倍於永嘉長公主,李...

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的內容是什麼,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公元640年,即唐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 相當於宰相 祿東贊向大唐求親,第二年到達長安。由於當時大唐帝國國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處,因此,當時竟有五個兄弟民族的首領向大唐求親,太宗很是為難。最後,想出一個平等競爭的辦法 請五位大使參加考試,誰考勝了,就把公主嫁給誰家的首領。當時出了五道難題,吐蕃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