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賦與荷塘月色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時間 2021-05-04 10:07:12

1樓:雨幕腦袋

1. 《前赤壁賦》與《荷塘月色》的寫作手法異同:

相同之處都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描寫景色之餘,兼之引用古人詩詞曲賦,抒發作者心意。不同之處則在於《荷塘月色》更接近於白描手法,直接寫景多而議論的詞句較少;而《前赤壁賦》則是直接寫景較少,人物對話、議論較多。

2. 詳細分析

(1) 相同之處。

* 兩文都是借描寫月夜景色抒發作者情感,並且都在直接寫景的同時引用古人的詩詞曲賦藉以烘托自己寫景抒情的需要。

* 蘇軾的《前赤壁賦》借江水的流逝、月的圓缺感嘆時光易逝,天地萬物無窮盡而人生短暫,感慨與其憂愁韶華易逝、還不如珍惜眼前的機會與友人共享美景。蘇軾在描寫的過程中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詞句並借之抒發古人生前即使是睥睨一時的梟雄,死後卻再也無跡可尋。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則也在描繪月夜下荷塘美景的過程中表露出一個亂世文人在現實之下的無奈與對兒時的懷念。朱自清文中有類似「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以及「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等句子,都是在寫景的同時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對以往寧靜祥和的生活景象的留戀。同樣的,《荷塘月色》在文末也引用了前人的《採蓮賦》及《西洲曲》等作品中的詞句。

(2) 不同之處。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在篇首在寫景中夾有少量直接敘述心情的句子,並在篇尾引用前人曲賦中的原文,卻用了大量的筆墨篇幅寫景。全文的寫作更趨向於白描的手法,在寫景時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其情感的表達顯得隱晦而委婉。

* 蘇軾的《前赤壁賦》則與《荷塘月色》不同。《前赤壁賦》只在篇首小段直接描寫月夜景色,後有少量筆墨寫友人**的樂音,而用大部分的篇幅寫了作者與友人的對話,在對話中引經據典、直抒胸臆,表達一種人生無常的悵然之感。這種寫法可能和宋時重文、當時三蘇名重一時而蘇軾又自負才名因而狂放豪爽不拘一格有關。

3. 總結

《荷塘月色》和《前赤壁賦》都是借月夜景色抒情的經典佳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顯得自然清新、委婉柔和,是婉約的紅牙板。而蘇軾的《前赤壁賦》則豪放大氣、直抒胸臆,是執銅琵琶、鐵綽板的關西大漢。

2樓:喜歡甜甜微笑

前赤壁賦寫作特點

(1)「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念。

(3)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

荷塘月色寫作特點

(1) 藉助修辭,使形象更為傳神

(2) 巧用對比,使情感更為強烈

(3) 注入**,使意境更為和諧

分析《赤壁賦》與《琵琶行》中的 水月 意想

淺妝記憶 一 整體感知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

前赤壁賦?蘇軾,蘇軾《前赤壁賦》 的主旨及藝術特點?

東東的小店 赤壁賦 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 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五年 1082年 蘇軾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 前赤壁賦 第二篇為 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是蘇軾所寫。此賦通過月夜泛舟 飲酒賦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弔古傷今之情感...

蘇軾的前赤壁賦全文,蘇軾的前赤壁賦全文

前赤壁賦 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從泛舟而遊寫到枕舟而臥,利用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 解決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也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文中 客人 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觸產生 一是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