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中孟子提出了什麼觀點

時間 2021-06-14 08:14:10

1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

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

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註釋是:

“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註釋是:

“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匯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匯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樓:匿名使用者

1、要得到人民的支援和擁護。

2、簡析

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決定戰爭勝負諸因素中的關鍵所在,體現了他對人和的因素的特別重視。

3、人物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3樓:淡淡曦月

此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孟子認為“戰必勝的原因是:施行仁政,取得民心”。

4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卷四·公孫丑下》原文

觀點就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樓:rapid轉圈

現實主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麼現實的道理

為什麼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觀點的具體體現

之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是孟子觀點的具體體現,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1 孟子 前372年 前289年 名軻,字子輿 待考證,一說字子車或子居 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 孟子 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

找出歷史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戰爭例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句經典智慧的戰爭理論,在20世紀的近代戰爭中,屢次得到了現實的證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引人注目的前蘇聯對法西斯德國的衛國戰爭!德軍企圖通過閃電戰,繼續在蘇俄廣褒的國土上稱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進攻,摧毀蘇聯的意志和抵抗。戰爭中期德軍卻發現舉步為艱,蘇...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意思是 孟子說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 內部團結。出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選自 孟子 公孫丑下 原文選段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