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句文言文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8:18:40

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分析: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

「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

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群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出處:《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們從各個側面**仁德的特徵。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2樓:7c櫻桃

子貢問道:「對孔文子為什麼要給一個『文』的諡號呢?」老師說:「他聰敏而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能力比自己弱的人請教為恥辱.所以稱謂他的諡號是『文』呀.」

【譯文】

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逐字逐句翻譯是:孔文子因為什麼被稱為「文」?...聰敏並且好學 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詢問而感到恥辱 所以給他諡號「文」

賞析:「不恥下問」,一種涵義就是不僅向君子、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人.第二種涵義就是將可能會帶來恥辱的事,而求教於人.

這是很難得的榜樣.榜樣的作用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知之為知之,為學到知識,忍辱負重.

何以 是以 下問 這三個全是賓語前置的格式

何以:即以何 以是介詞 憑 因為 ;何是賓語 指什麼

是以:即以是 以是介詞 因為;是是代詞 指這件事

下問:即問下 問是動詞 詢問 諮詢;下 方位名詞作代詞解 借指地位低下的人...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從那兩方面解釋問題

不恥下問 一種涵義就是不僅向君子 老師 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人。第二種涵義就是將可能會帶來恥辱的事,而求教於人。這是很難得的榜樣。榜樣的作用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知之為知之,為學到知識,忍辱負重。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 孔圉的...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而之乎的意思及其詳細註解

diy地獄天使 子貢問 有沒有一句話可以讓我終身奉行的?孔子說 那大概就是 恕 了吧!自己討厭的東西不要施加給別人。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解釋首先要看出處,背景.不然依文解義,三世佛怨.語出 衛靈公十五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在在上論 公...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什麼意思

蘭臺東觀天一水 出自 論語 公冶長第五 原文 子貢曰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家諸人.子曰 賜也,非爾所及也.翻譯 子貢說 我不願意別人強加在我身上的事,我也不願把它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 賜 子貢名賜 啊,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這樣的解釋還是 於朱熹。朱熹認為子貢做不到,還解釋了子貢為什麼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