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詩起源於哪個國家,十四行詩的寫作背景

時間 2021-10-14 22:22:47

1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的起源可能起源於第十三世紀義大利西西里法庭詩人當中的遊吟詩人愛情詩的影響。接著傳播到托斯卡納,在那裡它達到最高的表達在他的"canzonieri,"一個序列的愛情詩寫給"勞拉,"他理想化的愛。

13世紀末,十四行詩體的運用由抒情詩領域擴及敘事詩、教諭詩、政治詩、諷刺詩,押韻格式也逐漸變化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義大利中世紀的"西西里詩派'詩人雅科波·達·連蒂尼(生年不詳,約卒於1246至2023年間),是第一個採用這種詩歌形式,並使之具有嚴謹的格律的文人作者。十四行詩有固定的格式。它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兩節四行詩,後一部分是兩節三行詩,共十四行。

每行詩句通常是11個音節,抑揚格。每行詩的末尾押腳韻,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

它和歌謠、抒情短歌同為當時義大利抒情詩中流行的體裁。

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彼特拉克是這種詩體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寫了 300多首十四行詩。他斷承"西西里詩派"、"溫柔的新體詩派"的傳統,以浪漫的激情,優美的音韻,豐富多彩的色調,表現人物變化而曲折的感情,注進了新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

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以及abba,abba,cdc,cdc等格式。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在藝術上更加完美,成為其他國家詩人後來競相模仿的重要詩體,對歐洲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因此,義大利體的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

十四行詩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繁榮興盛。詩人梅迪契、米開朗琪羅、博亞爾多、塔索等,都是優秀的十四行詩作者。其後,它又成為"馬裡諾詩派"、"阿卡迪亞詩派"喜愛的體裁。

早期浪漫主義詩人破除傳統的框框,追求自由不拘的詩歌形式,十四行詩一度被冷落,但19世紀下半葉又得到復興,卡爾杜齊、鄧南遮等均留下了佳作。20世紀繼續流行於詩歌創作。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的影響下,十四行詩傳入法、英、德、西諸國,並適應各國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馬羅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國。"里昂派"詩人拉貝,"七星詩派"詩人龍薩、杜倍雷的作品,使十四行詩成為16世紀法國的重要詩歌形式。

16世紀初葉,薩里、華埃特把十四行詩介紹到英國。詩的格式演變為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押韻的方式是abab,cdcd,efef,gg。在這種型別之外又產生了其他變體。

英國類分為3段四句加最後兩句。最後的兩句通常與前面的大不相同,比義大利類第九句改變更厲害。16世紀末,十四行詩成為英國最流行的詩體之一,產生了像錫德尼、斯賓塞這樣著名的十四行詩人。

莎士比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詩體。他的十四行詩體(又稱伊麗莎白體),也由三節四行詩和一副對句組成,以形象生動、結構巧妙、**性強、起承轉合自如為特色,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概括內容,點明主題,表達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以後,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也以寫作優秀的十四行詩享有聲譽。

一般英國十四行詩的韻牌是: a-b-a-b, c-d-c-d, e-f-e-f, g-g(稱為"莎士比亞體"或"伊麗莎白體")、或者更嚴格一些 a-b-a-b, b-c-b-c, c-d-c-d, e-e (稱為"斯賓塞體")、a-b-a,b-c-b,c-e-c,e-d-e,f-f(稱作"雪萊體")。

十四行詩傳入德國較晚。 奧皮茨在 《德國詩論》(1624)裡最先倡導十四行詩,制定詩歌格律的規則,對德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作用。歌德和浪漫派詩人對這一形式也很重視。

普希金是俄羅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各種文學體裁均擅長,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的太陽",其詩歌也是琳琅滿目、美輪美奐的,樣式多種多樣。他根據文藝復興以來流行的十四行詩格律,參照它在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國的不同詩人筆下的十四行詩體的格律變化和發展,同時考慮到俄語詞彙的音節重音特點,創造性地制訂了"奧涅金詩節"這一獨特的格律。普希金在詩歌形式上對歐洲詩歌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和他作品內容上對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文學中的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絡。

"奧涅金詩節"規定:長詩中的基本單元是詩節,每一詩節中包含14個詩行,每行中包括4個抑揚格音步,每音步兩個音節。這14行詩中,有的每行結尾為輕音者,謂之"陰韻",9個音節(最後一個輕音音節不構成音步);有的每行結尾為重音者謂之"陽韻",8個音節;陰陽韻變換的規律和詩行間押韻的規律之間又有嚴格的配合,這十四行詩的押韻規律是:

abab、ccdd、effe、gg。各行音節數為9898、9988、9889、88。這些嚴格的規定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奧涅金詩節"特有的格律特徵。

前四行是一個整體,押的是交韻;第二個四行押隨韻,其實也可以看做兩個兩行。問題比較大的是後面六行。它可以分析為押抱韻的四行再加上兩行,也可以分析為互有聯絡的兩個三行。

可以看成囊括了交韻、抱韻、隨韻和疊韻四種韻式,也可以看成是四加四加三加三的結構。和彼得拉克、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起來毫不損色,自有其獨特的美。在普希金之後,**文學史上,只有他的當之無愧的繼承者萊蒙托夫,使用這一格律寫出過一篇五十餘節的詩體**《唐波夫財政局長夫人》(《葉甫蓋尼·奧涅金》凡四百二十多個詩節,還有一些別稿),此外再無其他詩人敢於問津,可以說,"奧涅金詩節"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起源於義大利

十四行詩的寫作背景

3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最初起源於義大利,又稱商籟體詩,形式完整,以歌頌愛情為主,是一種典型的文人詩。其實彌爾頓、濟慈等詩人都創作過許多優秀的十四行詩,但在吟詠愛情的十四行詩中,還是莎翁的最為經典。他一共寫下了154首十四行詩,以吟詠纏綿悱惻、堅定執著的愛情為主,被譽為“愛情聖經”。

莎翁熱情的謳歌和讚美了生命、婚姻和愛情的偉大,還以特異的眼光的一次將美麗的觸角伸向女性,同時他也意識到死亡是人的唯一的最終歸宿,感到了作為個體的人存在的短暫,但他並未消極而悲憫的面對死亡、逃避死亡。總之莎翁的十四行詩為我們揭開了生命與愛情的面紗,令人長久的仰望、傾慕,它帶領我們品讀、聆聽愛的言語,體驗、感悟愛的真諦。(最近剛好在學習英美文學,對十四行詩也是喜愛有加,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4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在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詩集收有154首詩,大致認為作於2023年至2023年,2023年於倫敦首次出版。詩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前126首,獻給一個年輕的貴族,詩人的詩熱烈歌頌了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們的友情;第二部分為第127首至最後,獻給一位女士,描寫愛情。

十四行詩是源於義大利民間的一種抒情短詩,文藝復興初期時盛行於整個歐洲,其結構十分嚴謹,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段為八行,下段為六行,每行十一個音節,韻腳排列:abba abba,cdc ded。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結構卻更嚴謹,他將十四個詩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個四行,第二部分為兩行,每行十個音節,韻腳為:

abab, cdcd,efef,gg。這樣的格式後來被稱為“莎士比亞式”或“伊麗莎白式”。對詩人而言,詩的結構越嚴禁就越難抒情,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卻毫不拘謹,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劇作天馬行空,其詩歌的語言也富於想象,充滿感情。

什麼是十四行詩?

5樓:可愛的康康哥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十四行詩的格律主要包含行數、韻腳、音節、音調、結構等:

一、行數: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有時為了韻腳的需要,把意思連貫的一句分成兩行,但每行詞數不一定要相同。

二、結構:一般分為前後兩個部份。不同詩體前後兩部份的行數不同。彼得拉克體由兩節四行詩(共8行) 和兩節三行詩(共6行)組成。

三、韻及韻腳:是十四行詩體的難點和特點之一,十四行詩根據不同的詩體:彼得拉克體4到5個,斯賓塞體6個,莎士比亞體7個,“奧涅金詩節”7個。英語詞彙一般由多音節組成。

四、輕重音搭配。中國律詩絕句,每句詩中要求平仄相間,使音調抑揚頓挫,鏗鏘有聲,具**感,十四行詩雖不要求每行詩詞數相同,但要求同樣的音步,每個音步有一輕一重兩個音節,斯賓塞體、莎士比亞體要求每行5個音步,10個音節;彼得拉克體要求11個音節;法語要求12個音節。

十四行詩是從**流傳出來的詩體?

6樓:科技解構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十四行詩、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拓了新路。同時代的義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

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

四、四、

三、三編排。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每行詩句11個音節,通常用抑揚格。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

四、四、

四、二編排,每行詩句有10個抑揚格音節。以形象生動、結構巧妙、**性強、起承轉合自如為特色,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概括內容,點明主題,表達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懷。普希金創立的“奧涅金詩節”:

每一詩節中包含十四個詩行,每一詩行中包含四個輕重格音步,每音步兩個音節;這十四個詩行中,有的每行結尾為輕音者,謂之“陰韻”,9個音節(最後一個輕音音節不構成音步);有的每行結尾為重音者謂之“陽韻”,8個音節;陰陽韻變換的規律和詩行間押韻的規律之間又有嚴格的配合。

十四行詩的寫作背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寫作背景

十四行詩最初起源於義大利,又稱商籟體詩,形式完整,以歌頌愛情為主,是一種典型的文人詩。其實彌爾頓 濟慈等詩人都創作過許多優秀的十四行詩,但在吟詠愛情的十四行詩中,還是莎翁的最為經典。他一共寫下了154首十四行詩,以吟詠纏綿悱惻 堅定執著的愛情為主,被譽為 愛情聖經 莎翁熱情的謳歌和讚美了生命 婚姻和...

吟誦十四行詩,中的詩是什麼?

十四行詩,又譯 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 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 彼特拉克體 後傳到歐洲各國。十四行詩的格律主要包含行數 韻腳 音節 音調 結構等 一 行數 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中英文對照的賞析左右

夏箬 sweet love you,precious,i disdained the situation with regard emperors swap.你甜蜜的愛bai,就是珍寶,du我不屑把 zhi處境跟帝王對dao調。不知道你要回的是不是這個答 歧典尉思蓮 莎士比亞十四行 源詩 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