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如何看待生死,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時間 2023-01-14 13:40:11

1樓:倒黴熊

自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生即是死,死又是再生。

2樓:網友

人生如夢,生死如幻。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佛慈悲:人內在的我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不增不減的。只是根據人的思想在不斷地變化。內在的我是不會死,消亡的是身體。而靈魂所受的罪業,在不斷地變化著形態。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看待方式:

(一)對壽盡而死看待方式:這就是壽終正寢,就像是燈油燃燒完了,燈火自然就消滅了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壽,其實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間,到頭來還是黃土一抔,所謂「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雖有遲速,相去曾幾何時?

」意思是說人壽有限,在劫難逃。

(二)對福盡而死看待方式:經上說:「世人無知生死,肉眼無知罪福。

」一切眾生的壽命像水土的氣泡一樣,氣散則滅,自己所有的福報一旦揮霍盡了,自然就會人死神去。這就和千金散盡的富翁淪為乞丐,終久會餓死、凍死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對意外而死看待方式:就是一般所說的「橫死」,是本來不應該死,因為遭受意外,迴避不及而身首異處戰死、車禍亡故、被人刺殺,以致於被虎豹豺狼咬噬…,都是事先難以卜知的,俗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就是形容這種變故。

5樓:背床前行

佛教認為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消失。對此,佛教引用印度婆羅門教的「生死輪迴」理論。

何謂生死輪迴,佛說: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卻離不開輪迴不息的六道,離不開炙然火宅般的三界。在出離生死之前,生命仍將延續,所做的種種業力,也將跟隨著並影響著我們。

「六道」,佛教的六道即指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

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晶,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

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6樓:淡聊祭

佛教不害怕死亡,認為死亡只是一個輪迴,認可因果的觀點。

佛教認為,世界是。

一個流轉迴圈的過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現世是前世的結果,後世是前世的延續,一世轉一世,沒有窮盡。一個人只要未得究竟解脫,則他必將在六道中輪迴不息,即在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的流**中進入下輪的生命歷程。

正如《心地觀經》所說:"有情輪迴六道生,猶如車輪無始終。"至於人死後究竟入哪一道,要看他今世修行、積德如何。前世決定今世,今世決定來世,三世因果環環相連。

佛教裡說的了生死是什麼?

7樓:網友

淨空法師---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生死,像我們這個身體到這個世間來,來投胎,到離開這個世間這是一段,一段一段的生死。另外一種叫變易生死

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生死,像我們這個身體到這個世間來,來投胎,到離開這個世間這是一段,一段一段的生死。另外一種叫變易生死,它跟這個性質不一樣,譬如我們現在在凡夫,我們真修、真幹,真把身見、邊見放下,我們小乘就是須陀洹,大乘我們就是初信位的菩薩,這叫變易生死。我們在凡夫這個身死了,小小聖我們生了,我們升級,我們生到那裡去了。

就好像學校唸書,念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二年級死了,三年級生了,這種叫變易。為什麼叫變易生死?你要吃苦頭,你得好好用功念一年,你才能提升。

你修行也修得很苦,沒有這個苦行你提不上去,這個苦行叫變易生死,取這個意思。兩種生死都斷了,這是涅盤,小乘證得阿羅漢,在小乘裡面修行圓滿了,小乘的變易生死圓滿了,但是他回小向大,大乘變易生死再來。直接在大乘呢?

那我們知道,小乘的阿羅漢相當於大乘十信裡面的第七信,斷證的功夫跟七信菩薩相等,就是見思煩惱統統斷了,六道輪迴沒有了。小乘三果,阿那含都沒有出六道,阿羅漢才出六道;在《華嚴經》裡面,六信菩薩沒有出六道輪迴,七信出了,七信才超出。七、八、九、十,我們就很清楚,兩個一對照就知道,七信位是阿羅漢,八信位是辟支佛,九信位是菩薩,十信位是佛,就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

再向上去,這才離開十法界,初住菩薩,十法界沒有了,他提升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裡面,修行沒有修行的形相,叫無功用道,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就沒有形相,他是無始無明習氣自自然然的消失。需要多長時間?

三個阿僧祇劫。你說無始無明習氣多難斷!這個東西斷掉之後就回歸自性,就是科學家講宇宙不見了,迴歸自性;他們說不見了,我們曉得,不是不見了,迴歸自性。

道家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8樓:清風聊齋先

虛無與生死:《列子》思想研究(下) 來自: 免費**網www.

結語在這上面有你想要的答案!生死最具私人性,首先是因為生與死都無可替代甚至無可分享,唯有自己一力承擔,個體生命也因此而具有了唯一性。

生死在佛家的言論中最妙不可言,你還是看看佛家的生死觀,比較有味道!

9樓:匿名使用者

道法自然,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生死如一。

「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10樓:匿名使用者

生死自然,不過道教不是真正的世界真理,你還看一下有關佛教的書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極儘可能順生命之自然,無以外物害其生,求盡其天年。關懷生命,清靜恬淡的生。順其自然,坦然面對死亡。

莊子:生是痛苦,死是休息。

列子:生命與變化相伴隨,唯有死亡才能徹底擺脫變化,不變不化的只有至虛本體,因此死亡就是向至虛本體的迴歸,人由此與至虛本體合而為一,從而獲得另一種永恆的、永不再死亡的「生命」。

12樓:cloud囩

一死生,齊彭殤。就是這樣。

我問佛:如何看待生死離別 和看淡生死離別

13樓:匿名使用者

本人基於自己學過的一點佛學知識,略說自己的見解:

生死是人生2件終極大事,而聚散別離是日常中常見的,比如小孩上大學與年幼時長期在父母身邊相比,也是較長時間的別離,相愛的人短期因出國出差原因也有傷心的離別,日常的離別,總有相聚的時候,只有雙方互相有意願。但死亡是人世間的永別,是一件無可奈何的悲劇。

佛教與一切世間正常法則有個共同基礎,是因果規律,只是佛教的因果觀念,包括的時空觀念要大得多,也非常的縝密。佛教批判世間最常見的2大觀點,是斷見和常見,其中我們國家的人們最容易犯的斷見,而歐美國家卻是常見。

由於唯物觀念,斷見認為人的本質是物質的,意識靈魂也是隨著人的死亡而斷滅。其實人的死亡,物質並沒有消失和減少,甚至在一段時間之內身體的部分機能仍然存在。所以佛教認為人死只不過是一個時間段之內的結束,從而進入另一個階段,只不過改頭換面而已。

同時佛教的因果觀念,一切眾生都有互相的因果關係,因此死亡只是離別了這一世間的親人,同時也會因為進入另外一個世間見到其他的親人。

當然這些觀點是需要論證的,也是可以被論證的,就人生的經驗也可體悟一二。

14樓:呆萌兔愛土豪

生離死別本無常 ,上心執著都枉然。

佛教如何看待生死問題

佛家怎樣看待生老病死

15樓:歸去來

六祖慧能的《金剛經》中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如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大意:

人生苦短,很快就過去,即使是再有錢,即便你是世界首富,一旦死亡來臨,就會和一文不值的乞丐又有什麼區別呢?人生的財富、事業、家庭都是虛幻不實的,人生的榮華富貴、吉凶禍福都是變化無常的。

偉大的佛陀為什麼要選擇人間,降世於人間,度生於人間,成道於人間,目的就是要普渡眾生,提醒世人「生老病死」是生命無常。生死迅速,覺悟也要迅速。普賢菩薩警世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生命是多麼緊迫,所謂光陰一去不回頭,這就是在提醒我們要轉迷成悟,要我們超出六道輪迴。

認識生命的真相,瞭解生死無常,我們才能做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古德雲: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教講「諸行無常」,意思是說世間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譬如山河大地的,成住壞空、有情生命的生老病死、心理活動的生住異滅,都是無常迅速的現象。佛教雖然主張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但是尤其重視現在,特別是脈搏跳動、呼吸知覺的現在。當下即是的現在,才是生命真正的存在。

生命雖然無常變異,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不滅的永恆;正因為生命是無常,更能夠激勵我們勇猛精進,成就自己的清淨慧命,尋找自己的歸宿。

因此,印光大師常教人把「死」字掛心頭,這樣才能認識到生命的緊迫感,生命無常,這樣才好修行求解脫,提醒人們趕緊唸佛,求生淨土,極樂世界就是人們最好的歸宿。

但願人們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如何看待佛教的「生死輪迴」

16樓:愛力玖高效久戰

人是六道中樞,上可為天人,下可入地獄。佛陀從人間出,就是說成佛的必是人身。佛陀了悟生死真相,並且發現擺脫生死輪迴的方法。

佛說的三藏十二部經都是闡述宇宙人生真相和出此生死洪流的方法。佛陀只能告訴你真相和如何做才能夠擺脫生死輪迴。可是佛陀卻不能把你強行帶出輪迴。

佛陀不承認任何能主宰你命運的神的存在。佛陀認為主宰人的命運的是人自己。一切盡在自己掌握之中,依佛說奉行必能出得輪迴成就佛果。

佛家怎樣看待生老病死,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歸去來 六祖慧能的 金剛經 中著名的 六如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如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大意 人生苦短,很快就過去,即使是再有錢,即便你是世界首富,一旦死亡來臨,就會和一文不值的乞丐又有什麼區別呢?人生的財富 事業 家庭都是虛幻不實的,人生的榮華富貴 吉凶禍福都是變化無常的。偉大的佛陀為什麼...

佛教是怎麼感悟生死的,佛家是如何理解生死的?

佛教不害怕死亡來,認為死亡只自是一個輪迴,認可因果的觀點。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個流轉迴圈的過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現世是前世的結果,後世是前世的延續,一世轉一世,沒有窮盡。一個人只要未得究竟解脫,則他必將在六道中輪迴不息,即在地獄 餓鬼 畜生 阿修羅 人間 天上的流 中進入下輪的生命歷程。正...

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處理感情,問 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處理感情

稻子 答 佛教所說的 情 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親情 人情 友情 愛情,以及我們各種各樣的情緒,如快樂,歡喜 孤獨 憂愁 寂寞,所有這些都屬於情的範疇。感情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 道德,都是佛教容許和肯定的。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卻主張以慈悲來昇華感情,以般若 智慧 來化導感情。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