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原文及譯文
1樓:是趙財貓吖
無量壽經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做臘盯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 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
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為五?
譯文: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說:你等能於此濁世中正心誠意,不為種種惡業,堪可稱為大德。
十方諸佛純和世界善多惡少,容易接受開導教化,唯有此五惡世間,苦最大最多。我現今在此作佛,教化群生,欲使他們舍掉五惡,去脫五痛,離開五燒,降伏化除他們的痴迷之心,讓他們守持五善,使他們局罩獲得福德。
壽經簡介:
又稱《觀無量壽經》,簡稱《觀經》,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共為淨土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行此友合稱「淨土三經」。此經一開始講述了乙個發生在古印度王舍城中的故事:王舍城太子受提婆達多調唆,幽閉其父王頻婆娑羅於七重密室,並將千方百計幫助父王的母后韋提希夫人幽禁在王宮中。
看見檔槐兒子如此不孝,韋提希夫人痛不欲生,求告於佛,希望佛能救她出苦難,往生佛國淨土。稱念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離三界六道之苦,證涅槃成佛之樂,此即「惠以」唸佛成佛「真實之利」。所以,扒寬此經是世尊本懷中的本懷。
此經又名《特留經》《獨留經》,末法萬年之後,諸經滅盡,此經獨留,這也是由於此經是佛本懷經的緣故。
2樓:網友
無量壽經原文及譯文如下:
無量壽經》原文。
無量壽經》白話譯文。
無量壽經》原文。
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
無量壽冊譁經》白話譯文。
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原文。
無量壽經》州巖行是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白話譯文。
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棗行。
什麼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3樓:嘿喲王神仙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
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德遵普賢第二。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
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
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
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
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
解脫菩薩。而為上首。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
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
4樓:成大文化
淨土宗註疏。
往年韓瑛老居士在美國三藩市,曾依黃智海居士的《彌陀經白話解》,節要改寫成為《彌陀經易解》。出版之後,很受大眾歡迎,確能契合當代眾生機宜。
一九九五年,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冬季佛七法會中,再遇茗山老和尚,茗老當面囑咐韓老居士說:『應當再為《無量壽經》作一易解。廣度眾生,功德無量。
韓老居士歡喜受命。爾後一直以身體欠安而未能執筆,往生前一日猶念念不忘此事。一再託付我,務必滿此大願。
又請求道:『最好能將大華嚴經,也作一易解流通。』淨空許之,於是韓老居士隨阿彌陀佛往生極樂淨土中。
序。經題 會集人。
法會聖眾第一。
德遵普賢第二。
大教緣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進第五。
發大誓願第六。
必成正覺第七。
積功累德第八。
圓滿成就第九。
皆願作佛第十。
國界嚴淨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壽眾無量第十三。
寶樹遍國第十四。
菩提道場第十五。
堂舍樓觀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風華雨第二十。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願力巨集深第二十九。
菩薩修持第三十。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邊地疑城第四十。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
5樓:一襲可愛風
唸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即:
一)日想觀,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瞭。
二)水想觀,又作水觀、水想。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三)地想觀,又作地觀、琉璃地觀、地想。觀想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蘆如地上以**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
四)寶樹觀,又作樹觀、樹想。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一一花葉作異寶色,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
五)寶池觀,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觀想極樂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贊唸佛、念法、念僧。
六)寶樓觀,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亦作總觀想、總想觀。觀想其一一界上有賀侍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七)華座觀,又作華座想。觀佛及二菩薩所坐之華座。
八)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觀音、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
九)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徧觀一切色身想。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作此想即可見一切諸佛。
十)觀音觀,又作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想彌陀脅士中之觀世音菩薩。
十一)勢至觀,又作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色身想。觀想另一脅士大勢至菩薩。
十二)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自生於極樂,於蓮花中結跏趺坐。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十三)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十四)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淨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陪拍啟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
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康本《無量壽經》和夏彙集本《無量壽經》可以一起念嗎
怎樣讀經?這個理解了,很多問題就解決了。甚至就沒有問題了。隨文入觀 讀到什麼地方,那個境界就現前。我們能隨著 提起自己觀照的功夫,那就有受用。隨文入觀 也就是古人教給我們的,聽經要在 消歸自性 你聽經,你能把經裡講的這些事,歸到你自性裡面,那就是 隨文入觀 如何 隨文入觀 觀 是觀照,我們隨著 打妄...
無量壽經一共多少卷,讀到哪是一卷
17324個字。無量壽經 上卷和下卷的正文一共有17324個字,無量壽經 出自 乾隆大藏經 大乘寶積部 共二卷,曹魏康僧鎧譯。此經說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 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唸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 失七譯,會集 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 無量壽佛 接引...
為什麼說法華經是無量壽經導引,法華經的作用 那能有錢人都是請人念什麼經,無量壽經又是幹嘛用的
您好,不僅僅法華經,連大德們公認的佛門第一經 經中之王 華嚴經 也是無量壽經的導引。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成佛,就想讓眾生都去修習一生成佛的法門,所以佛在初成正果時即為法身大士宣講了華嚴經,可是華嚴經在結尾處,普賢菩薩宣講了十大願王之後,卻告訴與會大眾,要想速疾圓滿此願王,速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