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入仕的嗎?蘇軾是出仕還是入仕?

時間 2025-05-02 09:50:14

1樓:步餘年

這個肯定是的,蘇東坡實在差不多20歲的時候就通過了科舉考試,但是由於他的父母親去世的原因,他一直到30多歲才正式的出仕,所以說他最後應該還是入仕。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蘇軾當過官。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3樓:夏之末

是入仕的。其實蘇軾22歲就中進士,26歲又中制科優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後奮厲有用世之志。

4樓:頓昊磊

解決當地百姓飲水問題。在儋州,傳學與海南學子,其學生薑唐佐考中海南歷史上第乙個進士。憂國憂民的蘇軾 蘇軾以科舉入仕,她遇到再大的委屈與困難,從未輕言放棄。

所以,蘇軾是乙個不折不扣的入世者。

5樓:書玉石

是的,大文學家蘇軾是入仕的乙個人,而且治理地方是非常有高招的啊!

6樓:創作者

-跋東坡《醉翁操》

晁無咎: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徐度: 柳永)詞雖極工緻,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後歐、蘇諸公繼出,文格一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

-卻掃篇》陸游: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晁以道謂:紹聖初,與東坡別於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老學庵筆記》

議論常公於身後」--宋人對蘇軾的評價。

曾 棗 莊 (四川大學)

宋孝宗《蘇文忠公贈太師制》雲:「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後。」這兩句話正好用來概括宋人對蘇軾「生前」、「身後」的評價。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論蘇軾入仕以前,得到的是眾口一詞的好評。第二部分論蘇軾入仕以後,特別是在捲入變法派與反變法派的鬥爭後,是譭譽相參,政治上有毀有譽,烏臺詩案、貶官黃州、遠謫嶺南以及他死後的徽宗朝,皆毀大於譽;但即使在這些時候,連政敵也仍稱許其文才,其師友門生對他的評價更未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第三部分論南宋王朝鑑於北宋滅亡的教訓,痛定思痛,認為是王安石變法導致北宋滅亡,故對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蘇軾特別推崇,對其詩文詞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對其生平、著述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

第四部分論南宋特別是南宋中葉以後,塵埃落定,對蘇軾的評價漸趨冷靜客觀,既對他作充分肯定,也有人指出其不足。

7樓:雲長天雨

舒適在當時是進入朝廷**序列的,只不過他呢,從政的道路上是一路坎坷不斷的被貶,最後到了黃州的團練副使。

蘇軾是出仕還是入仕?

8樓:燕丹寒

出仕:出任,出來做官。

入仕:即入朝做官。

而入仕表示「由外而入」,可能包燃姿含有「我現在是一介布衣,但是我要科考入朝當官。」這一種含義。

出世:通俗點說超凡脫俗的生活著,像世外高人生活在紅塵中。

入世:有追求,上進,關心前途和襪巧利益,包括社會和個人責任。

按照他們兩個形皮好絕象分析shi應該是世,陶弘景一般形象是隱士,雖做過官,但很快隱退了。所以他是出世。

蘇軾雖屢遭貶謫但他一生都在入朝為官。在他心中更有入世一面。

我自己都覺得挺繞,不知道你看懂沒。

蘇軾第一次被貶?

9樓:青春不青

蘇軾一生中被貶過三次。

1、第一次被貶是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因為蘇軾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就一直反對由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再加上當時的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詩詞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很大的,這也就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強烈的不滿。

他的政治對手將他所有詩詞收集起來,成為在朝堂上攻擊他的理由和藉口,引起皇帝對他的不滿之後被貶。

2、第二次是被貶惠州,但是這一次蘇軾可以說是很無辜的,守舊派的領導人物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後,變法派抓住機會一度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守舊派因此被變法派大肆打壓,蘇軾也因為一貫所站的立場,再加上當時的他是元祐黨人的領袖,被變法派全面打壓,也再次被貶。

3、第三次被貶儋州,這次被貶的原因比上次更簡單,新派雖然已經在朝堂上佔了上風,但是為了將舊派徹底壓的再無出頭之日,新派對舊派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規模的打擊,所有的舊派人員被貶了一遍之後,為了以防萬一又再一次被貶遠,蘇軾也在其中。

擴充套件資料。蘇軾的文化性格一向被認為是曠達。

實際上他的曠達來自於他的真率。蘇軾的性格核心是真率。他的真率是與生俱來的。

蘇軾一生仕途蹭蹬,就是他真率性格的結果。蘇軾的真率同樣影響了他的文學。後人對蘇軾的真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學家。他一生屢遭貶斥,坎多艱。但他並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曠達清放。人們對蘇軾的詩歌及其人格所表現出來的清曠豪放讚美不已。

蘇軾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屢遭貶斥,從外部原因來說,是北宋黨爭的產物;從他自身的原因來看,則毋寧說是一場性格悲劇。

蘇軾的「真」,使他心中無所牽掛,胸懷坦蕩,雖累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故有此曠達。王水照先生對蘇軾的「真率」性格最有體會。他說:

保持一己真率的個性,追求無飾的自然人格,是蘇軾人生觀、文學觀構成的核心。」可謂一語中的。

10樓:生活導師上官姐姐

蘇軾曾經被貶三次,第一次是黃州(今黃岡),第二次是廣東惠州,第三次是海南儋州(最遠)。可以說蘇軾的一生是浮浮沉沉,他20歲即中進士,可以說意氣風發,在詩詞、書畫方面也是頗有造詣,在當時有很高地位,也深受皇上喜愛,但是他的仕途不幸在於他當時所處背景,王安石變法時期新舊黨的派系之爭,蘇軾為人生性豁達,坦率真實,在朝堂上針砭時政,今天得罪新黨,明日得罪舊黨,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肯定是被邊緣化的物件,第一次被貶是因為烏臺詩案,被對手攻擊被貶黃州,第二次是守舊派太皇太后高氏病逝,革新派開始清理守舊派被攻擊貶至惠州,第三次是第二次的加強版,防止舊派勢起,新派將舊派貶至更遠的地方,蘇軾被牽連,遠赴海南儋州(都快到天涯海角了),而這一次他62歲,3年後雖然宋徽宗大赦天下,允其北歸,無奈病逝於路途。

11樓:000七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曠世奇才,他是書畫大家,是詩人、詞人、大文學家。生於北宋景祐四年,是四川眉州人。蘇軾在年輕的時候就名鎮宇內,我們知道蘇軾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在詩歌領域蘇軾和黃庭堅並稱「蘇黃」,是公認的宋代詩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詞的領域,與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開創了豪放詞派的新風貌;蘇軾又和他自己的老師歐陽修並稱為「歐蘇」,是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後人評價他們的散文風格說「歐文如潮、蘇文如海」。

在書法的領域,他和黃庭堅、公尺芾、蔡襄並稱「蘇黃公尺蔡」,列北宋書法的四大家;在繪畫領域,他又是宋代湖州主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推動了中國文人畫的發展。今天我們要談的這。

蘇軾是什麼官?

12樓:why先生玩文藝

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

北宋前期,沿襲唐制,官階分本官階和散官階。文散官從開府儀同三司到將仕郎共二十九級,武散官從驃騎大將軍到陪戎副尉共三十一級(與唐二十九階相比,增加正孝談族三品懷化大將軍,在冠軍大將軍下;從三品歸德將軍,在雲麾將軍下)。太宗初年,為避(光義)諱,將文散官命的正議大夫改為正奉大夫,通議大夫改為朝奉大夫等。

京朝官和選人,遇郊祀等慶恩,每次加五階,到朝散大夫以上,每次加一階。武官諸司使以上,如使額高者加金紫光祿大夫階;內殿祟班初授,加銀青光祿大夫階。散階較為複雜,但作用不大,所以在神宗改制時廢除了。

此後,散官專指閒散不侍慶管事的官職,如節度副使、行軍司馬、防禦副使、團練副使、州別駕、長空、司馬、司。

十、文巧弊學、助教等。應該是樞密院裡負責教管禁軍的官職。

事情經過: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著名的「烏臺詩案」**入獄。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直到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才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

蘇軾什麼時候進士及第的?

13樓:網友

1、嘉祐二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稿仿湖州等地任職。

2、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3、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4、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

5、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蘆肢,諡號「文忠」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蘇軾是哪個朝代的 蘇軾簡介

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 世稱 蘇東坡 漢族,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 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 書畫家 詞人 詩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蘇軾是蘇洵的次子 蘇洵長子夭折 1057年 嘉祐...

蘇軾到底是幹嘛的,蘇軾到底是幹嘛的

淡淡地煙味 蘇軾 1037 1101 北宋文學家 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屬四川 人。蘇洵子。嘉佑進士。軾是一位通才,在詩 詞 文 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 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 他是 蘇 黃 米 蔡 四大書法家之一 他的畫開創了湖州...

蘇軾的人品到底如何,蘇軾的人品不是很好,是嗎?

1080年,蘇軾因反對新法,在備受折磨和嚴酷審訊後,倖免一死,被貶到黃州,他當時的恐悸 孤獨 苦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曾決心 不復作文字 不僅對時政噤若寒蟬,而且在與朋友的書信往來中也不敢暢所欲言 他經常出入佛寺道觀,儼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煉就是七七四十九天 他經常一個人策杖江邊,踽踽獨行,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