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的內容可分為哪部分,試寫出各部分的大意,並說明各

時間 2021-10-14 23:46:23

1樓:匿名使用者

第1段,進諫的緣起。

作者先刻畫了鄒忌的外貌: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窺鏡”“自視”,逼真地刻畫出他不無自得的神情。

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於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與下文見徐公後“弗如遠甚”的自慚心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烘托出他感到受矇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遠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卻異口同聲地認為他比徐公漂亮,顯然是由於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們沒有勇氣說出真實的情況。

這裡,三個人的回答,由於身份和心理不同,雖然都是讚揚,但語氣上卻有明顯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現了妻對他由衷的喜愛,愛戀之情溢於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與主人之間並沒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順從,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強,說話比較拘謹,不敢越雷池一步。

客人的回答則明顯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難能可貴的是,鄒忌在這一片讚揚聲中,並沒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先是“不自信”,等見到徐公後,又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弗如遠甚”,甚而至於“暮寢而思之”。

這一段,作者並沒有把人物侷限於家庭瑣事之中,一般性地寫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讚美而感到自滿,而是將人物形象進一步提高、昇華,由自身想到國家,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於是“入朝見威王”。

第2段,進諫的內容。

這一段是課文的中心部分。鄒忌見威王后,並沒有單刀直入地向威王進諫,而是先講自己的切身體會,用類比推理的方式講出“王之蔽甚矣”。他先敘述了妻、妾、客矇蔽自己的原因,然後從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於治國大事,說明齊王處於最有權勢的地位,因而所受的矇蔽也最深。

這裡,沒有對威王的直接批評,而是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威王看到自己受矇蔽的嚴重性,從而使他懂得納諫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點明瞭進諫的主旨,猶如當頭棒喝,一針見血,使其猛醒,具有強烈的表達效果。

他為什麼敢下這樣的結論呢?一是鄒忌曾任齊相,是國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於公,所以他無所顧忌;二是以小見大,由自己的受矇蔽推想到國君的受矇蔽,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第3段,進諫的結果。

齊王接受了鄒忌的勸告,立即釋出政令,懸賞求諫,廣開言路,對於關心國事、積極進諫者,分不同情況給予獎賞。齊王納諫之後,齊國果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門庭若市”說明在此以前,齊國確實有許多積弊,“時時而間進”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齊威王已經根據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

“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威王已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齊威王納諫去蔽,從而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需要指出的是,“無可進者”“皆朝於齊”均與史實不符,是作者的有意誇張。

《鄒忌諷齊王納諫》寫的是戰國初期齊威王接受其相鄒忌的勸諫而採納群言,終於使齊國大治的故事。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明確的,即要求統治者能聽取不同意見,而一個人之所以能聽取不同意見,又在於他有自知之明。這是文章的重點。

至於齊威王的政績,齊國大治的情況,以及“戰勝於朝廷”的具體經過,雖屬文中應有之義,卻並非作者命意的焦點所在,故僅僅一表而過。

2樓:夜裡暖陽

1、(開頭到乃入見)寫曹劌見魯莊公的原因,略寫2、(問何以戰到一段段末)寫曹劌和魯莊公關於戰前準備的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於民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祥寫

3、(第二段)敘述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略寫4、(第三段)曹劌論述這次戰役取勝的原因,祥寫

曹劌論戰的文章大意 40

3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通過曹劌與魯莊公有關齊魯戰爭問題的對話和指揮長勺之戰的史實,闡明瞭作

內戰必須取容信於民,並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勝的道理,表現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讚美了曹劌的愛國之情。

這篇課文以具體的史實闡明必須取信於民,運有正確的戰略戰術,並掌握戰機才能取勝的道理。

4樓:嵐子

主題歸納

本文以曹劌為主、魯莊公為賓,通過他們有關齊、魯戰爭問題的對話,闡明弱國在對強國的戰爭中所採取的戰略原則,即政治上取信於民,軍事上後發制人等。

曹劌論戰略寫了那哪一部分的內容?談談作者這樣安排的

5樓:匿名使用者

(1)略寫了戰爭進行的場面及經過,僅有“公與之乘,戰於長勺”交代戰爭開始,然後是以鼓論戰.“既克”戰爭結束.

因為題目事件主要是論戰,論事文章的中心,主題.所以緊扣主題詳細描寫了論戰而略寫了戰爭的場面及經過.

或者(2)全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對於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等略寫.這樣安排,突出曹劌的深謀遠慮.

曹劌論戰詳略得當詳寫什麼略寫什麼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6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緊扣“論戰”來寫,詳寫曹劌的言論,如第1段中與莊公論“何以戰”的兩次對話,把他的“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很好地表現出來了;第3段取勝原因,則把他的作戰必須抓準時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略思想表現出來了。這兩段文字,完整地表現了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對於無助於表現人物性格的事,如戰爭起因、戰鬥狀況、戰後處理等等一概不提,這樣的剪裁,敘事清楚,詳略得當,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曹劌論戰》全文詳寫了什麼?略寫了什麼?為什麼這樣寫

7樓:匿名使用者

曹劌論戰前的政治準備和作戰中的戰術以及總結勝利原因詳寫.從這些言論中表現了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詳寫.對於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等則略寫,使文章能銜接就可以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曹劌論戰的寫作背景

9樓:唯愛唐七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公元

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

稍後,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於乾時,魯軍大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藉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於長勺。

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

擴充套件資料: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文學賞析

第一段:從開頭至“戰則請從”

寫戰前的政治準備——取信於民。

這一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曹劌求見魯莊公的原因。開頭先點明事態發生的時間,接著指出的是“齊師伐我”,說明戰爭是由齊國進攻魯國而引起的,魯莊公準備抵抗。

以上對形勢扼要的介紹,為曹劌的請見、論戰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大軍壓境,曹劌準備參戰,作者通過曹劌與其“鄉人”的對話,一方面揭示了魯國當權者鄙陋寡見、尸位素餐的情況,為後文魯莊公在作戰中不察敵情、急躁冒進作了鋪墊;另一方面顯示了曹劌關心國事,同時也暗示了他是一個有遠謀的人。

第二層記述曹劌要莊公作好戰前的政治準備,這是第一段的重點。曹劌謁見魯莊公,劈頭就問“何以戰”,抓住了作好戰前政治準備這一決定勝敗的關鍵問題。魯莊公在曹劌的一再啟發下,依次提出了貴族支援、鬼神保佑和察獄以情三個條件,曹劌否定了前兩條,肯定了後一條。

在曹劌看來,戰爭的勝負既不取決於貴族的支援,也不取決於神明的保佑,而是決定於“取信於民”。他認為察獄以情是“忠之屬也”,“忠”是盡職於民,於是肯定“可以一戰”。曹劌重視民心得失與戰爭勝負關係的思想,確實比“肉食者”高明。

但和今天依靠人民的力量進行人民戰爭的思想是有本質區別的。

第二段:從“公與之乘”至“遂逐齊師”

寫曹劌指揮魯軍戰勝齊軍的經過。

曹劌“取信於民”的見解,得到了莊公的贊同,“公與之乘”,說明了莊公對曹劌的信任與器重。文中先交代了利於魯國**的陣地,長勺在魯國境內,對魯國來說,地形地物熟悉,便於得到人力支援和物資供給,在士氣上也利於魯國向有利方面轉化。

接著是對這次戰役經過的具體記敘,重點寫了“擊鼓”和“逐師”兩件事。寫曹劌指揮魯軍在“齊人三鼓”之後才開始**,寫曹劌在觀察了齊軍敗逃的情況之後才決定追擊,都記敘得非常簡略。

寫兩軍交戰的實況。這一部分作者筆墨不多,但是魯軍如何進攻、追擊,齊軍如何敗績、潰逃的情形歷歷在目。曹劌適時選擇出擊、追擊的時機,他採取了後發制敵、以智取勝的戰術。

當齊軍未動魯莊公急於搶先攻擊時,曹劌制止道:“未可。”

直至齊軍三鼓之後,軍士勇氣衰竭,他才表示:“可矣。”魯軍一鼓作氣挫敗了齊軍。

在追擊的問題上,曹劌確察虛實而後動,制止了莊公的魯莽,待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的軌跡、登軾瞭望齊軍麾幟旌旗之後,才果斷地表示:“可矣。”此戰魯軍大獲全勝。

第三段:從“既克”至結尾

寫曹劌論述贏得戰役勝利的原因,是文章的中心。

“既克”二字,意味著戰役的高潮已經過去,氣氛頓時緩和下來,該是莫名其妙的魯莊公問一個究竟的時候了。曹劌的回答可分為兩方面。一是論述了利於開始**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

魯軍按兵不動,養精蓄銳。齊軍第一次擊鼓進軍,士氣正旺;第二次擊鼓,士氣開始低落;第三次擊鼓,士氣已經完全衰竭。在此關鍵時刻,曹劌採取“敵疲我打”的方針,終於化劣勢為優勢。

二是論述了追擊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魯軍雖然取得了**的初步勝利,但曹劌並未輕敵,“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反映了曹劌隨時沒有忘記自己是以小敵大,以弱敵強。兵不厭詐,不可不提高警惕。

曹劌親自察看敵情,發現敵軍“轍亂”、“旗靡”,確認了齊軍是狼狽逃竄,潰不成軍,才乘勝追擊,終於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劌論戰》所寫的故事,是齊魯長勺之戰。

春秋時代,齊國是個大國,魯國是個中等國,齊強魯弱,齊大魯小。齊魯兩國都在現在的山東省境內,齊在北,魯在南。在齊魯兩國之間,靠近黃海,還有一個小國叫做莒國。

齊國有個國君叫齊襄公,荒淫無道。他的兩個弟弟逃到國外避難,公子小白逃到莒國,公子糾逃到魯國。魯莊公八年和九年,齊國兩個國君齊襄公和公孫毋知相繼被殺,國內無君。

這時魯國派兵護送公子糾,莒國也派兵護送公子小白趕回齊國。結果是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做了國君,他就是齊桓公(春秋時有名的五霸之長)。他立即出兵打敗魯軍,並迫使魯國殺死同他爭奪君位的公子糾。

但齊桓公還不甘心,第二年,即魯莊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魯國。魯軍在曹劌的出色指揮下,在長勺把強大的齊軍打得大敗,趕出了魯國的國境。這就是《曹劌論戰》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

《曹劌論戰》選自《左傳》,是春秋時期的文學名著和史學名著,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四年(前453年),記載這一時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況。

書中儲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優美,尤善於描寫戰爭及複雜事件,又善於通過對話和行動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書名原為《左氏春秋》,後人把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作,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並不全是為解經而作,而是從歷史家的角度,採取《春秋》的大綱,再參考當時的許多史籍而寫成的。

因此,《左傳》大大豐富了《春秋》的內容。有些內容與《春秋》的記載是一致的,有些則與《春秋》不一致,並比《春秋》多寫了十三年。

《史記》和《漢書》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包括國別體、編年體和紀傳體。

曹劌論戰講了什麼內容,曹劌論戰的基本內容

鴿子小盆友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 只有 取信於民 實行 敵疲我打 的正確方針,選擇 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嘻,我剛好學到這片課文 譯文如下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 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 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為什麼要參...

曹劌論戰內容理解的問題,曹劌論戰講了什麼內容?

曹劌論戰講了什麼內容?魯莊工帶領曹劌打敗齊國。曹劌論戰講了什麼內容?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人曹劌見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建議魯莊公要取信於民。魯莊公聽取了他的建議,採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並在曹劌的協助下選擇了利於打仗的地點長勺。有利於攻擊的時機 彼竭我盈之時,有利於追擊齊...

曹劌論戰內容理解的問題 5,曹劌論戰的基本內容

問的糊塗,無從答起。理解什麼問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的基本內容 政治謀慮 戰鬥時機 戰鬥才能。一 主要內容。第一段 對戰前政治準備的分析 第一層 開頭到 乃入見 寫曹劌求見魯莊公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層 從 問 何以戰 到 戰則請從 寫曹劌見到魯莊公以後兩人的對話。第二段 寫長勺之戰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