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的發展史,徽州的學校教育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時間 2025-07-20 12:20:05

1樓:網友

早教之父馮德全。

馮德全大事記。

1986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給予高度評價;

1995年,著名教育家程思遠先生為「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親筆題詞;

1996年,榮獲中國「21世紀之星」評選活動伯樂獎;

2000年,培養的早慧兒童數量首次突破10萬名;

2003年,「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被美國華人聯合會指定為教育範本;

2007年,第一部早教教材,推廣「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的《早教革命》正式出版發行。

《早教革命》,幫助家長掌握馮老的育兒思想及育兒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現存問題:如孩子存在任性、內向、不願學習等毛病,將提供相應矯正方案。

提供長年遠端跟蹤服務指導:在孩子七歲之前,將得到馮老的長年跟蹤指導。◆提供成功家長及專家交流的平臺:

省心 省力 省錢。

徽州的學校教育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樓:北京創典文化

徽州比較正規的學校教育,萌生於東漢時期光武時代。發展至唐代徽州教育勃然興起。

徽州學府是唐代安徽立孔廟的四所學府之一,時稱「歙州州學「,校址在州治歙縣城東北隅。祁門縣學梅樁書舍,始建成於766年,這是安徽最早的縣學。

府學和縣學是官辦教育機構。其特點是教官由朝廷委派,它以培養科舉人才為宗旨,教學內容主要是服務於科舉的四書五經,它是讀書人進身的必經之階,在徽州極受人們重視。

與此同時,民間私學紛紛出現,辦學形式有村塾、家塾、義塾等。義塾是捐資助學的教育形式。主要以氏族祠堂、廟宇地租收入或私人捐資等方式辦學。

其特點是不收學費,家境貧寒子弟也可入學,屬於民間獨資的辦學形式。家塾的特點是某戶獨資聘奉塾師在家中教育子弟,受教育者可足不出戶。州、縣學興起,私學林立。

在元代,除設州、縣學外,還以鄉中每50戶為一社,每社設社學一所。其特點是以地域為單位,官辦民助。因為社學經費除官方出資以外,更主要的還是靠各鄉族捐助。

所以社學從形式上看起來是官辦,實際上卻是官民結合的辦學形式。

隋代首開科舉選士制度,唐代秉承隋朝的制度,從622年開科取士,徽州學子從開科選士一開始,便被吸引,踴躍參加。

在徽州眾多的書院中,以紫陽書院名氣最大。1246年,徽州學子為紀念朱熹在府城歙縣南門外始建,南宋理宗皇帝曾親題「紫陽書院」匾額。

歙縣雄村的竹山書院人才輩出。書院為雄村清代乾隆年間戶部尚書曹文埴的先祖曹翰屏建於1756年。

雄村書院由清曠軒、文昌閣、桂花圃組成。當年曹氏族規定:凡族人中舉者,可在庭院中植桂樹一棵。眾多的桂樹,形成著名的「桂花廳」。

歙縣末代翰林許承堯詩寫道:「吾鄉昔宦達,首數雄村曹。」

雄村,僅曹姓一家,在明清兩代,就出了54名舉人,其中進士30名,舉世無雙。

黟縣巨集村南湖岸邊有一座南湖書院。書院建於清代1814年,由志道堂、文昌閣、會文閣、望湖閣和祗園等組成。書院大廳巍峨壯觀,「以文家塾」匾額高懸樑柱,兩側輔以「南巒環幽境,書聲琅時雲湧霞飛騰氣勢;湖波映秀色,桃源深處水流花放麗文章」對聯。

徽州府學、縣學和書院的大幅發展,客觀上使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大為增加。據《休寧縣建學記》記載,1131年至1163年,休寧士子應試者,每科「常過800人,拔第於庭者踵相躡也」。

3樓:網友

我是山商畢業,學校實力不算很強,但氛圍還可以,關鍵是你去了自己要好好學,自制能力要強點。改大學,呵呵,還沒有這個訊息吧,這個問題提得有點遠。跟山師大聯合培養研究生,已經申請成功碩士點了,但有三年的建設時間,今年應該就能招收碩士生了,現在學校主頁有研究生處的鏈結。

你要是考研的話儘量考名校。若只是要碩士學位的話,再好的去不了的話,來這也挺好。

其實這個層面的學校都差不多,關鍵是看你自己的實力,比如我們會計,你把注會考出來,把證考出來工作就好找點。再者,像考公務員、事業編,跟學校名氣沒有關係。這裡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萊山區風景好,離海太近了,出東門不到百公尺到海邊了。

和煙大離得很近,學校女生多,男生少。

山東工商學院,原名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始建於1985年12月,是原國家教委批准建立、原煤炭工業部所屬唯一一所財經類普通高等院校。現由**與山東省共建,以山東省管理為主。1997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合格評價,2003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山東省首家兩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的高校。

教育是指學校教育,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對嗎

巧維 1 教育就是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 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裡學校教育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 社會規範 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社會尊師重教,學校教育越來越受...

家庭教育vs學校教育,究竟哪個對孩子更有用?

個人覺得家庭教育更加有作用一些,特別是該如何讓孩子養成比較好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在生活中擁有比較好的品質,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因為孩子第乙個接受的是家庭教育,應該樹立良好的教育觀,才能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更有用,乙個孩子成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結果,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

應試教育抬頭,學校教育該何去何從?

我不贊同完全的應試教育,我認為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更有利於發揮每乙個孩子的潛能。中國數年的應試教育經驗,及結果積累到今天已經顯示出他的很多弊端,例如填鴨式教學,按部就班的思維模式,和強迫式應試的高強度精神壓力等問題。這些問題帶給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的壓力和焦慮,不但影響孩子某部分先天潛在能力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