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正的春秋五霸,春秋,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時間 2022-04-05 12:30:23

1樓:謝衍閃

這個五霸之說也許只是一個概數,也許當初是為了湊數提出的,但具體的標準卻因人而異!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霸主是**的霸主,是怎麼定義的,所以根據這個有不同的爭議!

如果以在中原有影響力才算的話,那應該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後兩者也進入了中原,並得到了周天子和中原諸侯國的承認,雖然領地沒有多少涉及中原,但也算吧!

如果霸主不限在中原的話,那就不只五霸了,秦穆公是西戎霸主,夫差不算霸主,因為他只打贏了一個齊國但並沒有得到中原大國的承認,宋襄公更不是了,根本稱霸未成,完全是一場鬧劇,太史公把他列入不乏搞笑幽默在內,同時也是對沒有實力卻要做有實力才做得成事情人的精神的肯定把!

2樓:匿名使用者

除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是公認的霸主外,另外兩位爭議較大,有名的說法是秦穆公、宋襄公(歷史書上都這麼寫),但秦穆公稱霸西域,並非中原(因秦國地處西域),而宋襄公是稱霸事業未成而身死,因此上述兩位並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霸主。其他的如越王勾踐、吳王闔閭、夫差均是在南方稱霸,更談不上霸主了。所以春秋五霸只有前三位確定,餘兩位和三皇五帝一樣,供參考人物繁多,但無法定論

3樓:快劍貓少

宋襄公那個霸主至少我是存疑的 秦穆公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另外一個 名義上來說 夫差是可以的 實力上來說 闔閭和勾踐 都是可以的 不過對中原的影響力 就次了點 鄭文公也可以入選·····

4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史記》認為宋襄公和秦穆公在五霸之中,宋襄公入選的原因似乎是司馬遷認為他確實有仁義之名,可與其餘幾人並列。

秦穆公、吳王、越王至少曾經稱霸一方,雖然沒有齊桓晉文稱霸中原的實力,但是在那個時期也足以稱為霸主了。似乎還有人認為鄭莊公在春秋初期也堪稱霸主(而且他似乎也很有資格入選五霸),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主流。

至於五霸到底是那些,這個爭議真的很多,以前大家基本都以《史記》為主,但目前似乎是以“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種說法為主流。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白虎通·號篇》。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 lǚ),越王勾踐。此說見之於王褒的《四子講德文》。

另有人認為,所謂“五霸”,應是一種虛指,並非實指五位國君.

6樓:長風格法

相信我,給個最佳!

1.齊桓公 2.晉文公 3.楚莊王 4.宋襄公 5.秦穆公

在這強調一下,秦穆,宋襄確實是五霸之一,不信你可以通過任何途徑求證

7樓:劉文婕

因為春秋末年,江南的吳國和越國,也加入了爭霸戰爭。吳王闔閭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齊人孫武為將,依據攻破楚國都城郢,且在這之後的與越國打仗時,互有勝負。越王勾踐經過長期準備,終於滅掉吳國。

後來勾踐北上與諸侯會盟,稱霸一時。

8樓:

春秋五霸是指東周春秋時期相繼稱霸的五個諸侯,其說始於孟子五霸所指

五霸究竟指哪五個國君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種:[4]

1.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另有人認為,所謂“五霸”,應是一種虛指,並非實指五位國君

9樓:匿名使用者

人教版的歷史課本是上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前三個是稱霸中原,後兩個是先後成為南方的霸主

10樓:匿名使用者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11樓:匿名使用者

秦穆公至少是,宋襄公不至於。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直都是兩種說法

宋襄公爭霸未成反而身死

秦穆公稱霸西戎,但不是中原霸主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一時稱霸得逞

13樓:匿名使用者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0.0

春秋,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14樓:

關於春秋五霸的兩個版本: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兩個版本對於 齊晉楚 三位是無疑的~

如果摟主所言,宋襄公確不配為春秋五霸之一~

而吳越二國本偏居一隅,且其興業促其亡也忽,無會盟五霸業,稱五霸,有些牽強。

秦穆公本是有此實力的,但其稱霸西方,少入中原,無會盟之舉,只能算稱霸西方。

因此,春秋霸主本當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三者中選。

此三國皆春秋之強國,也均有會盟,史書也公論均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實為春秋三霸。三者伯仲之間。如果非要從中選擇一個的話。

晉文公 更為合適。

齊桓公 霸業雖成,其下場可悲。且其國興衰不已。

楚國傳統大國,但一向為中原諸侯國所不恥,且偏居南方。

而晉國,戰國七雄有三個是晉分出,而其中有兩個都是戰國時有名的強國。

察其領土,北接塞外東跨太行,南至中原。故從各方面綜合比較,晉文公略勝一籌。

15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霸主是齊桓公,是第一個稱霸的諸侯,不僅“九合諸侯”,而且幫助其他諸侯解除邊患,解決諸侯之間的爭端,存祭祀;援助受災的諸侯,協助周王室解決王室爭端,真正做到了“尊王攘夷”

晉文公也曾為王室出力,並曾召集一些諸侯,建立盟約,共同拱衛周天子,是春秋第三霸,但他的霸業事蹟跟齊桓公有不小的差距

秦穆公與晉文公是同時代的,並不能稱為霸主

宋襄公是春秋第二霸,有稱霸的雄心,也有差比齊桓公的五年之內四度會盟的輝煌,但宋襄公的業績並沒有得到大多數強國的承認,所以只能位於晉文公之下了。

其他如吳越諸侯,可以打敗齊、楚等強國,但稱霸的性質就不同了

所以,齊桓公是春秋真正的霸主

春秋五霸是有點名不副實,但春秋三霸肯定是有過的,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若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齊桓、宋襄、晉文

16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霸主是齊桓公和晉文公,再縮小點,只有齊桓公才真正稱得上是全國的霸主。因為秦穆公只能算“偏霸”,他“遂霸西戎”,只是在周邊都是少數民族的西北地區算是霸主。楚莊王野心勃勃,“問鼎中原”,但霸主地位並未真正得到公認。

宋襄公只是企圖成為霸主而已,並沒有真正稱霸。相比之下,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口號起著團結華夏族諸侯的作用(至少讓他們口服),“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五霸中成就最大,威望最高。

五霸的另一種說法中還有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但稱霸時間都不長,更不能同齊桓公、晉文公比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晉文公和楚莊王夠格。因為春秋中後期基本上是晉楚爭霸,齊國。秦國、越國、吳國等等都靠不上邊,宋國更是不濟。

如果非要讓晉文公和楚莊王pk一下的話,我選晉文公,因為其經歷曲折、人格出眾、魅力不凡,造就的霸業也更持久。春秋五霸的幾個版本里都有他。

18樓:哀語厹

春秋五霸:

齊桓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晉文公,秦穆公。

我個人認為是齊桓公,諸侯中稱霸的第一人,連當時的周王都不得不承認齊桓公是中原霸主,齊國近海,國富民強,兵力強大,不愧是春秋真正的霸主。

19樓:我

應該是勾踐吧.

春秋中沒有一個永恆的霸主,直到最後秦王贏政統一,才算結束,那對後世影響很大的秦王贏政吧!

20樓:

在春秋“五霸”當中,以楚國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產最豐,文化最盛。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1樓:齊皛

1、①齊桓公

②晉文公

③楚莊王

④吳五闔閭

⑤越王勾踐

2、簡介

春秋爭霸(前770年—前476年)發生在奴隸社會瓦解時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時,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了長期的爭霸戰爭。在爭霸過程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分別是誰?最先稱霸是誰?

22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最先稱霸是:齊桓公。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晉國在整個春秋歷史上維持了百年之久的霸業(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

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中原。尤其是晉文公玄孫晉悼公政治韜略過於出眾,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算是晉國霸業的最高巔峰。

2、鄭、宋、秦、吳、越構建的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桓、晉文、晉悼、楚莊相提並論。

3、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的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多個諸侯,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其中僅晉國就稱霸百年,會盟多次,幾乎獨佔五霸名額;而夫差最終還被勾踐滅國。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時期名稱起源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

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

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23樓:一k先生

關於春秋時期春秋五霸的說法,具體是指哪五霸在歷史上實際上是存在分歧的,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齊桓公位居五霸之首都是沒有懸念的,那麼齊桓公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呢?

1.九合諸侯。齊桓公,字小白,在繼位之後,重用管仲為相,創造性地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這跟後世三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有了尊王攘夷的口號,齊國就可以以周天子的名義行事,首先滅掉不聽從自己的國家,其他諸侯也不能說什麼。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一週天子的名義,發出“北杏會盟”的命令,如果來參加會盟的諸侯意味著在事實上已經認可了齊桓公的地位,如果不來參與會盟,齊桓公就可以以忤逆周天為藉口出兵討伐。

雖然出兵的理由冠冕堂皇,可實際上還是屬於春秋無義戰。

2.葵丘會盟。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召集諸侯會盟,在這次會盟當中周襄王派宰孔賜給了齊桓公祭祀用的胙肉,還有天子車馬和彤矢弓,這在事實上已經認可了齊桓公的地位,在葵丘大會上,齊桓公主持諸侯各國制定了共同遵守的盟約,說明齊桓公也具備了周天子統一號召的權力,這也必然導致從這兒開始周天子的權力加速隕落,最後完全失去對各諸侯國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自葵丘會盟之後,齊桓公的影響力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歷史人物春秋五霸是誰

關於春秋五霸的問題,原創者孟子並未說明五霸具體是說哪五人,因此後人諸多猜測,單就戰國及漢代至少已有四種不同的排列 墨子 荀子稱齊桓 晉文 楚莊 吳闔閭 越勾踐為五霸 左傳 史記 應劭 趙岐以齊桓 晉文 秦穆 宋襄 楚莊為五霸 白虎通義 以齊桓 晉文 秦穆 楚莊 吳闔閭為五霸 漢書 顏師古注引江以齊桓...

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分別是誰,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糾纏ow03櫛 英文 the seven states in the epoch of warring states 定義 戰國七雄指歷史上東周戰國時期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 個 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

春秋五霸的墓陵哪個儲存的比較好,春秋五霸中的成語故事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史稱春秋時期,強大的諸侯國爭奪霸權,互相征戰,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 春秋五霸 由此可知現在春秋五霸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現在誰還能找到他們的陵墓在哪。而且五霸少有善終,齊桓公晚年昏庸最終死於內亂之中,死後屍身存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