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要看梅乾菜的制譁搭作方法做滲,如果只是單純的蒸曬就不算鹽水漬菜,不過有的地方為了儲存時間長久會用鹽水醃製之後純蘆脊晾曬這要就屬於鹽水漬菜。
2樓:不一樣的煙火氣
梅菜也叫做惠州貢菜,因此可知,梅菜是廣東省惠州市的一道特產,而梅乾菜是慈谿、紹興兩地的特色菜,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也槐輪是兩種不同的菜系。梅乾菜可以用來做梅乾菜扣肉、梅乾菜餅、旅稿梅乾菜香芋燜肉,還有一種是用梅乾菜製作成的鍋拆明孝盔。梅乾菜是中國很傳統的一道美味佳餚,有的人認為梅乾菜就是梅菜,其實梅乾菜和梅菜是不一樣的。
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製作方法?
3樓:七色彩虹之毛毛
答:一、做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需要的食材:
春菜3斤。二、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的做法:
1、把春菜洗乾淨。
2、把春菜晾曬兩天脫水。
3、燒一鍋水,脫水後的菜,梗先放下去燙一會,然後再放菜葉部分,燙變色撈出。
4、燙好後放進盆裡密封發酵一天。
5、密封一天後會黃化。
6、黃化後拿出來晾曬。
7、晾曬後上鍋蒸第一次,水開蒸15分鐘後再拿出去攤開晾曬,幹了就可以下一步。
8、晾曬後再蒸第二次,蒸好再曬,需要三蒸三曬。
9、經過三蒸三曬後梅菜乾香味濃郁,顏色會越來越深。
10、最後一次晾乾後就可以入罐了,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就做好了。
4樓:網友
梅乾菜是怎麼醃製的。
方法一。做法:1.首先將準備好的新鮮的梅乾菜清洗乾淨以後,去掉老葉和枯葉再陽光下爆曬乾,然後注意沒按需要翻轉,儘量做到每天早晚各翻曬一次,直到所有的梅乾菜已經曬乾水就可以了。
2.這個時候需要處理梅乾菜,就是將準備好的梅乾菜的頭去掉以後,將梅乾菜的梗切成帶下均勻的小段,繼續放入到竹蓆上曬乾,然後再進行醃製。
3.準備乙個密封的罈子,再罈子的最下面鋪上適量的鹽,然後分層次的再次鋪滿梅乾菜,直到將罈子裝滿以後,上面用重物壓緊,一般這個時候也是有標準的比例的,方法也很簡單,每100公斤的黃菜需要新增4公斤的鹽,這個時候需要靜靜的儲存大約20-30天的時間就可以。
4.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將醃製好的梅乾菜繼續放入到太陽下繼續曬乾,再曬乾的同時需要每天不斷地翻動,一般冬天需要晾曬4-5天,每天需要翻動3次,如果是春季則需要2-3天曬乾,並且每天需要翻動4次左右。
方法二。做法:1.首先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將準備好的鮮菜需要清洗乾淨以後,放在室外晾曬乾,大約5天的時間晾曬好以後,繼續放入到陰涼通風的位置繼續存放4-5天時間。
2.再梅乾菜葉子變軟並且葉子變成黃綠色的時候,將比較乾的位置切成細絲以後備用。
3.將準備好的乾菜和適量的鹽完全的攪拌均勻,然後放入到罐子內進行密封分儲存。
4.大約醃製15天以後,就可以將密封管子開啟,取出直接食用了。通常製作好的梅乾菜呈現出金黃色,並且鹹酸、甘才是做好的。
5樓:love水晶乳酪
你好!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製作方法:
1、挑大一點的芥菜,摘掉黃葉,清洗乾淨,掛起來控幹水分。
2、等葉子幹蔫,燒一鍋開水,把菜放進去燙一下,先燙根在放葉子,每根葉子都燙到。
3、撈出來放進盆裡壓實,趁熱蓋上蓋子悶一晚上。
4、等葉子基本都變黃了,擠掉水分,掛起來晾乾。
5、晾了兩天,基本都幹成茶葉了。
6、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關火在鍋裡自然冷卻。
7、再掛起來曬乾,再蒸再曬,一共三蒸三曬,梅乾菜就做好了。
不放鹽的梅乾菜怎麼做?
6樓:天空的距離
不用鹽醃製的梅乾菜製作方法:
1。梅乾菜用溫水浸泡半小時;淘洗幾遍,去除硬梗和雜質。2。
洗好的梅乾菜擠幹水分;油鍋入一點油,入梅乾菜煸炒。加生抽(入味)老抽(上色)和白糖;(注:湯汁可留的稍大一些) 盛出備用;3。
五花肉洗淨切成大塊;入油鍋煎炸;至表面金黃,肉皮起皺撈出。4。將炸好的五花肉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可使肉質回軟,便於切片)。
5。將肉切薄片,儘可能薄而保持肉不散(刀功活~切的我那個苦啊~) 切好的肉片整齊地碼放在大碗底部,把炒好的梅乾菜蓋在上面, 稍微壓一下跟碗口平齊。6。
入鍋中火蒸;梅乾菜的湯汁會隨著蒸汽浸入肉片; 蒸半小時一小時都可以,時間越長肉質越酥爛; (我蒸了兩小時,梅菜的味道全入了肉裡,香氣四溢) 。
7。蒸好後,先將碗內的湯汁逼出,湯汁備用; 然後將大碗倒扣在盤子裡,移去碗; 最後將湯汁倒入鍋中燒開,加水澱粉勾芡,淋在扣肉上。
浙江紹興、寧波、金華、麗水,江西撫州等地稱梅乾菜,浙江台州稱菜乾,廣東梅州稱梅菜乾。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冬菜乾、雪裡蕻幹之別,多是居家自制。做法是菜葉晾乾堆黃,加鹽醃製,曬乾裝壇。
菜乾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地區居民每至炎夏必以乾菜燒湯,受用無窮。梅乾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餚,已入《中國菜譜》。
經典菜餚。 播報。
梅乾菜燜肉。
典型的紹式名菜,被撰入《中國菜譜》。魯迅先生、***總理在生前都愛吃這一家鄉菜。梅乾菜燜肉還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讚許。
1972年美國**尼克森訪華來杭州,在杭州樓外樓的宴會上就有一道***的家鄉菜梅乾菜燜肉,尼克森吃後連稱ok!
梅乾菜燜肉的傳統作法是:選用上等鮮美的芥菜乾,切成寸條狀,將肉洗淨,切成塊(最好為帶皮五花肉)。拌以母子醬油、味精,待肉吸收醬油後,按一層菜,一層肉鋪好,放在蒸籠裡蒸一小時左右,肉已酥軟,帶有乾菜清香,吃起來酥而不膩,乾菜油光光,鮮而不鹹,「過飯」極好。
乾菜筍。梅乾菜加筍一同燒煮、曬乾,稱乾菜筍,可謂鮮上加鮮,做湯特佳。
蒸梅乾菜。梅乾選單獨蒸軟下飯,也別有風味,俗語「烏乾菜,白公尺飯」。
用梅乾菜做配料,能發鮮入味,如干菜燒烏鱧魚、乾菜燒土豆等,均別有風味。
7樓:爵爺的網路
1、做法一:準備用料。五花肉、梅乾菜、食鹽、蔥、姜、八角、桂皮、紅燒汁、植物油。
五花肉切塊,八角,桂皮,蔥姜放調味包,梅乾菜泡好洗淨瀝乾水份;起鍋放五花肉翻炒至表面泛黃,放點李錦記紅燒汁炒勻;加入梅乾菜,調料包,鹽,加熱水沒過材料;再大火燒開,小火燉1小時,轉大火收一下汁即可!
2、做法二:準備用料。麵粉、梅菜、細香蔥、食鹽、水、植物油、白糖、芝麻。
梅乾菜加水洗淨,泡20分鐘細香蔥洗淨,切碎;梅乾菜擠幹水分,切碎一些,梅乾菜和小蔥拌勻;加入10克植物油、鹽和白糖拌勻;將麵粉、水和10克植物油和成麵糰;分割成25克乙個的小劑子,擀成中間厚,兩邊薄的小餅,放入餡料;收口,擀成小圓餅,表面刷一層植物油,撒一些芝麻,壓實一些;把石板放入烤箱,預熱220度,大概需要30分鐘,把小餅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至小餅鼓起,大概10分鐘,表面上色即可!
3、做法三:準備用料。梅乾菜、麵粉、肉汁、油、清水、熱水、生抽、老抽、白糖。
麵粉里加入2克鹽拌勻,再倒入開水後攪拌均勻,再加入清水拌勻後揉成團後包上保鮮膜靜置半小時;把梅乾菜泡入清水裡,等完全泡開後洗淨撈起擠幹水分;再剁成細末,這時候把靜置的麵糰取出,用手壓開中間加入豬油,就這麼多可以了,揉至豬油和麵團完全混合,搓成長條分割成每乙個約20克的坯子,取2個面坯,用擀麵杖擀成大小,厚薄一樣的皮子,把梅乾菜加入其中的乙個皮子上面鋪勻,再用另乙個皮子蓋上,四周壓實即可,平底鍋熱鍋加油,油不要太多,把餅加入用中小火煎至一面泛黃後再翻面,中途個別的餅會鼓起,用鏟子壓一壓至兩面金黃後出鍋即可。
不加鹽的梅乾菜怎麼做成的
8樓:梁覓丹
在梅乾菜製作過程中可以不放鹽,這樣做出的梅乾菜就不是鹹的,我做的梅乾菜就從來不放鹽。而且存放的時間很長效果要比放鹽的浙江的梅乾菜好吃。
帶鹽的梅乾菜吃時還需要焯水嗎為什麼
9樓:
您好。通常情況下帶鹽的梅乾菜需要先焯水,這是因為梅乾菜經過醃製後含有較多鬥手的鹽分,焯水源銷或可以去除多餘的鹽分,使得梅乾菜味道更加清淡,同時也可以去除表面的灰塵、雜質和微生物雹伍,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另外,焯水還可以讓梅乾菜更加易於烹飪和入味。
綜合來看,建議先焯水再使用。
梅乾菜和鹹菜都是高鹽食物嗎
10樓:網友
是的。高鹽食物是指:加工食品多含鹽(鈉)高,高血壓、痛風等病患者要避免攝入高鹽食物,儘量選擇新鮮食材,養成飲食清淡的習慣,買包裝食寬氏品前看看營養成分表中鈉的含量,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高鹽食物。
1、小菜類:一般開胃菜、小菜、鹹菜、榨菜、酸菜都是醃漬的高鹽食物;
2、湯類:吃麵時麵湯裡的鹽含量很高,以及紫菜蛋花湯、西紅柿雞蛋湯、辣白菜湯等;
3、西式快餐類:西式快餐中的漢堡世大、薯條、炸雞等含鹽量都很高;
4、煙燻類:燻肉、火腿腸、午餐肉、香腸、臘肉等煙燻製品都屬於高鹽食物;
5、方便食品:各種方便麵、自熱火鍋、方便酸辣粉、螺獅粉搜巧豎等,以及餅乾、薯片等小零食;
6、罐頭類:加工成罐頭的肉、魚、蔬菜、水果等製品,為了延長保質期,含鹽、含糖量均極高;
黴乾菜和梅乾菜,梅菜和梅乾菜一樣嗎
黴乾菜和梅乾菜是一種食物。中文名 黴乾菜。英文名 molded dried vegetable別 稱 烏乾菜 幹冬菜 鹹乾菜 梅菜 梅乾菜。主要原料 雪裡蕻,九頭芥。菜乾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地區居民每至炎夏必以乾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於 梅乾菜切肉 ...
梅乾菜扣肉好吃嗎
下面為您解答這個問題。首先來說梅乾菜扣肉,軟糯鹹香 肥而不膩,絕對是是米飯真正的殺手。梅菜扣肉配米飯真的是百吃不厭。首先梅菜扣肉是南方很出名的一道菜,基本上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是誰家辦酒席上能夠看到。梅菜扣肉即我們常稱之燒白,因地域不同而名字頗多,其特點在於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
梅菜蒸豬肉的做法,梅乾菜蒸肉的做法
前言。梅菜是廣東惠州的特產,又稱為 惠州貢菜 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 精選 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 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 不燥 不溼 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製成梅菜蒸豬肉 梅菜蒸牛肉 梅菜蒸鮮魚等菜餚。材料。主料 豬肉g 輔料 油適量 白糖適量 麻油適量 胡椒粉適量 生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