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慎言人失則文
1樓:水蜜百合小天使
翻譯: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棋,我譏笑他計算失誤,幾次想取代他,認為他趕不上自己。
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
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著看而已。
道理:現在求學的人讀古人的書,常常非議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估計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
自己能夠認識別人的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誤,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時間,**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一著的失誤,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註釋予:我,作者錢大昕自稱。
弈:下圍棋。
嗤:嘲笑。輒:屢次。
欲易置之:想叫他改變投子的位置。
頗:很易之:輕視他。
甫:剛剛。先手:佔了優勢。
赧:因羞愧而臉紅。
度:估計。益:更加。
2樓:倫瀚鈺
不要輕易談論他人的過錯,就是文明,有修養的表現。
文言文慎處
3樓:網友
原文。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
曾子曰:「何謂也?」子曰:
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孔子家語·六本》:"君子慎其處。
翻譯。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
為什麼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
不瞭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瞭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瞭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瞭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進入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鹹魚的店鋪,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但本身卻也有魚的腥臭味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因此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4樓:dd公尺奇
慎其所處者(孔子家語)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①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②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③之肆④,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註釋]①芝蘭:一種香草。②化:同化。③鮑魚:鹹魚。④肆:店鋪。⑤丹:丹砂,礦物名,紅色。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詞。
如入鮑魚之肆___與善人居___
2.翻譯句子。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譯:__3.這段文字意在告誡人們:__用文中原句作答)。
4.根據文意概括出乙個成語:__它常用來比喻___答案】(二)1.①店鋪 ②居住。
2.因此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必須慎重地選擇和他相處的人。
3.君子必慎其所處者。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該成語突出了環境對乙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描寫親人文言文作文,200字描寫親人文言文作文
北雁清鳴,白雲悠悠。父母遠止,我思未休。匪惰我身,學半乃留。春種粟谷,秋刈盈疇。清鳴北雁,悠悠白雲。父母至蜀,我思止門。肅敬我祖,敢不斂衽。惟學所求,將今廢音。白雲翔宇,翳羽振飛。我思如是,旦暮望歸。敬茲顧身,歲去不回。父兮母兮,子之心摧。有獺有獺,在河之洲。武陵故地,賢茂多留。葉落黃隕,時運靡邁。...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譯,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譯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搖啊搖 穿井得人 原文及翻譯賞析 原文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家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註釋 選自 呂氏春和 ...
鄭有躁人文言文翻譯,鄭人逃暑文言文翻譯
我是一個麻瓜啊 在晉國和鄭國交界的地方有一個性情暴躁的人,他射箭不中就搗碎箭靶的中心,下圍棋不勝,就咬碎棋子兒。人們勸他說 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罪過,為何不反思自己呢?他不明白這個道理。最後他因脾氣暴躁而死去。郁離子說 這一點也可作為鑑戒了。老百姓就像箭靶的中心一樣啊,射擊它的是我,掌握了射箭原理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