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君子 語譯
1樓:順心還婉順的君子蘭
1.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譯文:
孔子說:「君子所應有之三種德行,我一件也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慮,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懼怕。
可是子貢說:「夫子此言只是過於自謙吧!」仁者不憂慮,是因為仁者樂天知命,內省不疚,所以才能無憂無慮;智慧者不迷惑,是因為智慧者明於事理,洞達因果,所以才能夠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懼,是因為勇毅者折衝禦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夠不畏不懼。
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這些都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孔子這麼說,一則自責,二則勉人。) wjszx/wjszx/confucius/lunyu/29 __2. 原文: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 譯文: 司馬牛問孔子,怎麼樣做才算是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懼怕。」司馬牛接著又問:
不憂愁、不懼怕,這樣就算是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經常反省內心,而覺得無所愧疚,那又有什麼好憂愁、懼怕的呢?
3. 原文: 子路問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握掘乎?」(憲問》) 譯文:
子路散孫問孔子,怎樣做才算是君子。 孔子說: 「你能以非常嚴肅、莊重、恭敬的段悉態度,修正自己心裡的思想,和外表的行為,這就是君子。
子路又問: 「只是這樣做就可以了嗎?」 孔子說:
還有,你自己的修養做好了,隨時能夠莊嚴、恭敬以後,進一步要利人、利社會。」 子路再問: 「這樣就可當君子,對了吧?
孔子說: 「把自己修養做好的目的,還要利天下百姓;利益所有的人,這才是君子。如果自己的修養做到了,能再把這種修養,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可以利社會、利國家、利天下,及安百姓。
即使堯舜這樣的賢君做起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缺憾,還是可以挑毛病,何況我們?!」orchidbbs/viewthread?tid=125868
譯文《論君子》
2樓:剛陽文化
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說:
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和學問不足,不會擔心別人不賞識自己。」 註解: 病,憂慮,擔心。
不己知,不知道自己或不賞識自己。 論語 學而公第一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君子應該專注和用心於根本的事情,根本建立了,人的道德自然因此產生。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這就是實行仁道的根本吧! 君子不器 君子不應像器具一般,只限於固定的用途。
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應該僅僅只是一種可供使用的器具。而且他們會隨機應變而行事,不會拘泥於現狀。
參考: 網上+自己。
子貢論孔子
大寶貝小寧 譯文 齊景公問子貢 您拜誰為師?子貢回答說 我拜孔子為師。齊景公問 孔子賢德嗎?子貢回答說 賢德。齊景公問 他怎麼賢德?子貢回答說 不知道。齊景公說 你知道孔子賢德,卻不知道他 賢德,這又是怎麼回事?子貢回答說 這就像 現在都說天很高,無論老人小孩愚昧聰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 天有多高呢...
君子志道 譯文,君子之道的翻譯。
君子志道。孟子說 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 君子有志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
孔子關於君子與小人的論述,《論語》中論述君子與小人的句子有哪些
8888昂納個 論語中君子與小人這兩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而且一般來說都是同時對應出現的。現摘錄主要的於此。一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里仁 義 就是 宜 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驅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二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