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長夜熒熒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集,由南朝宋。
臨川王劉義慶頃彎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敬中三卷。
志人**:是中國古典**的一種,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又稱清談**、軼事**。是在品藻人物的社會風氣影響之下形成的。
志人**有以下幾方面的藝術特點:一是以真人真事為描寫物件;二是以"叢殘小語"、尺幅短書為主要形式;三是善於運用典型細節描寫和對比襯托手法,突出刻畫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徵;四是語言簡練樸素、生動優美、言約旨豐。這些藝術特點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二、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約444),字季伯,彭城。
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典敘》、《世說》10卷、《集林》200卷、《幽明錄》
20卷、《宣驗記》13卷、《**》10卷, 有《宋臨川王劉義慶集》8卷。《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三、主題思想。
詠雪》內容主旨:
通過敘述謝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詠雪」一事,表現了謝道韞。
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才智,也透露出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
陳太丘與友期行》內容主旨:
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對失信並辱罵父親的失禮之人的駁斥,表現出陳元方聰明機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性格,同時從側面告誡人們做事要講誠信,有禮貌。
四、字詞梳理。
1. 期日中 期:相約。
2. 太丘捨去 舍:放棄 去:離開。
3. 去後乃至 乃:才。
4. 門外戲 戲:嬉戲。
5. 尊君在亮乎山不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6. 相委而去 委:捨棄。
7. 君與家君期日中 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8. 落車引之 引:拉。
9. 元方入門不顧 顧:回頭看。
10.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內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12. 俄而雪驟 俄而:不一會 驟:急速。
13. 公欣然曰 欣然:高興的樣子。
14. 撒鹽空中差可擬 差:差不多 擬:比擬。
15. 未若柳絮因風起 若:如,比得上因:憑藉,趁著。
五、通假字。
2樓:花燕爾
1、謝家聚會吟詩,為什麼不選擇乙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乙個寒雪日?
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
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鬆的氣則困缺氛。
2、文中為何不寫謝太傅更欣賞哪乙個?
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3、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乙個好?
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
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
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孫辯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四、主題歸納:這則小尺瞎故事通過謝家兒女詠雪一事,表現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機智,同時也透出一種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
《世說新語》兩則中有哪些一詞多義
3樓:
世說新語》兩則中有哪些一詞多義。
1、兒女:古:子侄輩;今:
指兒子和女兒。2、因:古:
介詞,趁;今:因為3、戲:古:
玩耍;今:戲劇。 4、顧:
回頭看/照顧;期:約定/日期;5、去:離開/前去望採。
《世說新語》兩則中有哪些一詞多義
4樓:優點教育
1、期:古義:約定。
今義:日期。
2、去:古義:離開。
今義:前去。
3、戲:古義:玩耍。
今義:戲劇。
4、顧:古義:回頭看。
今義:照顧。
南朝宋彭城人劉義慶(403--444)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我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是六朝志人**的代表,梁代劉峻作注。
寫作背景: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作風。
魯迅曾指出:「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起初在社會上很有實力,後來遭執政者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議論政事,而一變為專談玄理;清議而不談政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清談了。
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時在社會上仍然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士的資格;而《世說》這部書,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書。」
荊州時期(30-37歲)劉義慶擔任荊州刺史,頗有政績。荊州地廣兵強,是長江上游的重鎮,在此過了8年安定的生活。
江南時期(37-42歲)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兗州刺史,38歲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
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願意捲入劉宋皇室的權力鬥爭。
七年級上學期世說新語兩則裡說出古今異義(不少於四個)
5樓:愛創文化
《詠雪》古今異義 1:兒女 古義:子侄輩,指家中的年輕一代人 今義:
指子女 2:因 古義:趁,乘,憑藉 今義:
因為 3:文義 古義:詩文 今義:
模仿。《陳太丘與友期》
古今異義詞。
1)陳太丘與友期行:古義為約定,動詞。
今義日期,名詞。
2)太丘捨去:古義為離去。
今義為前往。
3)落車引之:古義為拉。
今義為引用等。
4)元方入門不顧:古義為回頭。
今義為照顧或顧客。
翻譯《世說新語》二則,《世說新語》兩則 原文和翻譯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你說的對 知識與技能 學習時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讀順句子,讀懂文意。過程與方法 在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中,理解課文。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描述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從而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重點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大意。難點翻譯文言文,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世說新語兩則的翻譯,《世說新語》二則翻譯是什麼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 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 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 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 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 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
世說新語二則翻譯。 求學霸。
詠雪,翻譯。乙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 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 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 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則賣女兒道韞說 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 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陳太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