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譯一下

時間 2021-05-28 06:35:14

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末遷都襄鄧之議

唐昭宗乾寧初,襄州籍國子監博士朱樸「上書言當世事,議遷都」,提出放棄長安為國都,建言遷都襄、鄧一帶:

古王者不常厥居,皆觀天地興衰,隨時制事。關中,隋家所都,我實因之,凡三百歲。文物資貨,奢侈借偽皆極焉。

廣明巨盜陷覆宮闕,局署帑藏,裡闈井肆,所在十二。比幸石門、華陰,十二之中又亡**。高祖、太宗之制,蕩然矣。

夫襄鄧之西,夷漫數百里,其東漢輿、風林為之關,南菊潭環屈,而流屬於漢。西有上洛重山之險,北有白崖聯絡,乃形勝之地,沃衍之墟,若廣浚漕渠,運天下之財,可使大集。自古中興之君去已衰之衰,就未王而王。

今南陽,漢光武雖起而未王也。臣視山河壯麗處多,故都已盛而衰,難可興已;江南土薄水淺,人心囂浮,輕巧不可以都。河北土厚水深,人心強愎,狠戾不可以都。

惟襄鄧,實惟中原,人心質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為之限,永無夷狄侵軼之虞,此建都之極選也。

儘管朱樸並非重臣名士,其獻言也並沒有得到採納,但仔細分析朱樸的遷都上言,應該說還是頗有遠見卓識的。首先朱樸認為經過隋、唐三百年曆史滄桑演變,關中政治、經濟資源已經消耗殆盡,江南、河北地區自然、人文地理條件也各有缺陷,不宜為都。只有漢水中游的襄、鄧(今湖北襄樊市、河南鄧州市)乃中原之地,去關陝不遠,人心純樸,且無夷狄侵擾之虞,乃理想的定都之地。

南宋鄭樵對朱樸的遷都之見十分讚賞,在其《通志·都邑序》中幾乎全文轉錄朱樸奏疏,認為遷都襄、鄧之說有其可取之處:「咸陽郟鄏,我陵我阿,湯湯秦淮,一葦可至,而臣鄰未聞以定鼎之謀啟陳者,毋亦以殘都廢邑,土脈絕水,泉滷不足復興,而夷門之痛,況未定也。嗚呼,江沱不足宴安也,毋已則採唐人之議,取南陽為中原新宅,且以蘩人望雲」。

並對其建言未得采納深為遺憾:「疏奏,在廷無有是其說者,豈以其人無足取,故並廢其言與。然其論去已衰之衰,就未王而王,則前此或未有之及矣」。

如果我們聯絡北宋定都汴京(開封)後所暴露出的日漸嚴重的政治危機,及其北宋滅亡、南宋初建時此起彼伏的遷都荊襄之議,就不能不膺服朱樸的遷都意識確有超前之見。實際上從一定意義上說,朱樸遷都之議與朱溫的拆毀長安城、強挾昭宗東遷汴梁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都以不同方式宣告了唐朝關中國都時代的終結。

幫忙翻譯一下文言文,翻譯以下文言文

1 智者將別人厭惡的事物當作自己喜歡的事物,這就是有道德的人與凡俗的人的不同.2 名字無法得知,身影無法得見,達到這種境界的恐怕只有江邊的老人吧!3 其知彌精,其取彌精,其知彌粗,其取彌粗。子罕之所寶者至矣 一句中,彌 是 越 更 的意思,寶 是意動用法,至 是 極致 達到最高點 的意思。所以,全句...

幫忙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謝啦

烏雲密佈了,但是要下雨好像還很難。盼望遠行的人回來,但是還沒見到他回來。做交易或者要出行到最後都是白忙乎,沒有達成目標。求姻緣求發財也都沒有結果。這個月的運勢屬於中平,不好不壞,要從容面對,不要有過多的要求。可能會有一些小的疾病和口舌之災 因言語而產生的諸如吵架啊爭辯之類的問題 季節交換過程中總體還...

誰幫我翻譯一下文言文

世間萬物的規律,就是喪失的很多而補充得不夠,這就是為什麼虛比實好,不足比過剩好。這個的意思是很博大的,道理是很深奧的,趣意是很值得玩味的,萬事萬物的現象和規律都是不謀而合的,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這個不會翻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